返回终章:我要像花儿一样,永远簪在官家的通天冠上(5 / 9)  禁庭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下,恨不得把手臂砍下来,再没别的了。”

    她居高临下审视他,“没说假话?”

    他咽了口唾沫,“朕从来不说假话。”

    一点笑意从唇角流淌出来,她说好,“我信你。”

    他蓦地翻身起来,将她压在低下,“明日册立皇后,封高斐为茂国公,郭太后为安国夫人。赐斐袭衣玉带、h金鞍勒马、金器千两银器万两,你看可好?”

    她盖住了脸,露出上扬的红唇,娇俏的样子令他心浮气躁。他在她光致的颈项上亲了j口,“我正批阅奏疏,你来勾人魂魄作甚?”

    “心不正,眼不正,看见的东西也都不正。”她分开手指,从指缝里偷觑他,“我来同你正经议事,官家就做出不堪入目的事来。”

    他邪肆一笑,“你正经议事?上来就趴在我身上?自己不端,还指责我不堪入目?”

    她笑得缩作一团,“那些内人也真是,见我来偏殿,竟都退出去了。”

    “有眼se,回头都有赏。”他的手慢慢撩起她的裙裾,在那r嘟嘟的t上轻抚,“我适才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你猜我在想什么?”

    她被他盘弄得气喘吁吁,“定是些不洁的东西。”

    他笑了笑,“我在算哪天坐的胎,三个月应该已经满了。”

    她诧然,“果真满了?”

    他开始耐心亲吻她,吻一下,分开端详她的脸,然后鼻尖相抵,唇与唇若即若离。

    次日临朝,事先得今上暗示的通议大夫出列,双手献上了奏疏,朗声道:“今战事大捷,天下归心,然后位悬空,有违祖制。李氏恩遇无双,有冲敏之识,淑慎之行。臣启陛下,复立李氏,以安天下。

    ”

    一石激起千层l,朝中众臣窃窃s语,有过半的人反对,理由很简单,李氏多次走失,失德败行,难以统御后宫。当然也有极力赞成的,谓李后坚韧忠贞,道洽紫庭,顺便也将今上的情深意重盛赞了一番。

    紫宸殿里争执不下,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们打起嘴仗来谁也不输谁。正难分高下时,殿门上忽来一人,姿容艳丽,着袆衣,盛装入大殿内,众臣登时噤了声,面面相觑。

    她倒是很平和的样子,扫视众人,笑道:“诸臣对复立我一事多有疑义,今日我来,有j句话要当面同诸位说。我与官家结缡,是为联姻。如今大钺灭绥,正值两国相融之际,复立绥国公主,难道不是对绥人最大的诚意么?太祖皇帝开国之时,尚对降军诸多礼遇,我乃陛下亲册正宫,无端废黜,复立,有何不可?”

    比方说一个人坏话,绝没有当面口沫横飞的道理,她这样先发制人,打了众臣一个措手不及。又是嗡嗡的一阵议论,御座上的人挑起x前垂挂的组缨,若不是离得远,简直可以看见他眼中春风十里。他说:“李氏所陈诚是。朕复立李氏,不为s情,只为天下苍生。李氏t仁则厚,履礼维纯,又为朕y育皇嗣,劳苦功高。众卿休再议,再议则触犯天威,倒不如议一议如何减免税赋,如何扩建宫苑。立后的事,今日就定下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后位悬空也是同样道理。”

    他才说完,内侍殿头又立在殿门上通禀,高呼太后至。秾华愣了下,心里隐隐有些愤懑,看来作梗的又来了,这位可比臣工难弄得多。

    太后脸上没有笑意,被慢待了那么久,每个眼神每个表情都散发出敌对情绪来,只说且慢,“兹事t大,如何这样c率便定下了?老身冒着再被圈禁的危险,也要劝陛下一劝。李氏通外男,逃出禁中一月有余,据说怀了皇嗣,老身听来,滑天下之大稽。皇嗣乃是社稷根本,如何确定就是陛下子嗣?若要谈y期,陛下莫忘了,李氏被贬瑶华宫,随乌戎j细出逃,弄得满城风雨。期间也有j日与别的男人共处,清白与否,谁能作证?陛下如今要复立她,日后大位不明不白旁落,陛下南征北战,岂不为他人作嫁衣裳?还请陛下三思,若听得进劝导最好,听不进,便将老身送入道观,老身也当一当史上头一位被贬的太后。”

    殿上果然开始争长论短,走失过的后宫nv子册封皇后,的确大大不妥。反对的朝臣有太后壮声势,复又鼎盛起来,秾华心里纠结,那次逃亡失败后,她身上的宫砂还在,这点官家是知道的。可毕竟是s密的事,大庭广众下说出来终归不好。自己倒还罢了,官家是君王,折了他的颜面,岂不让众臣笑话么!

    太后却是不管的,她一心阻止这场册封,根本不为任何人考虑。御座上的至尊心里澄澈如镜,母子间的情义不知从何时起荡然无存了,着实叫人痛心。他只抱定一个宗旨,什么都是题外话,他就是要给心ai的人应有的位分,刀山火海他也敢行。他站起身,立于王座前,朗声道:“朕与李氏大婚,婚后半年并未圆房。李氏依附于朕时,清白与否,朕最知道,太后莫要紧抓这个不放。李氏被劫二十余日,朕寻回她时,她差不多已有两个月身y了,所以皇嗣是朕的骨r,这点毋庸置疑,朕不容许有人诋毁皇嗣,更容不得有人污蔑李氏。太后是朕的母亲,难道不为朕有后感到高兴么?”

    太后哂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