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十三 军备志-2(2 / 6)  《台湾通史》上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兵五,今裁。

    西螺汛旧设把总一,外委一,兵七十四,裁存三十,今设八名。

    三条圳塘归西螺汛分防,今裁。

    林圯埔汛旧设外委一,兵三十,改设把总一,兵三十,今设十二名。

    水沙连汛旧设千总一,兵五十,同治八年裁,光绪十四年复设外委一,兵五十名。

    他里雾汛旧设外委一,兵四十,裁存三十,今设十二名。

    涂库塘旧为汛,设外委一,兵三十九,改归他里雾汛分防,存兵十,今设四名。

    大仑脚塘归涂库汛分防,设兵五,今裁。

    大莆林汛旧设外委一,兵三十,裁存二十五,今设八名。

    打猫塘归大莆林汛分防,设兵五,今设二名。

    北路协右营即竹堑营。

    竹堑城汛旧设游击一,千总一,外委一,兵二百八十八,裁存一百五十三,今设一百四十四名。

    大甲汛旧设守备一,千总一,把总一,外委一,兵二百,裁存一百零六,今设十六名。

    后垄汛旧设千总一,额外一,兵五十三,裁存二十八,今设七名。

    杨梅坜汛旧设把总一,兵六十七,裁存三十六,今设三名。

    大安汛旧设把总一,兵七十四,改设外委一,兵三十九,今设三名。

    铜锣湾汛旧设把总一,兵六十,改设外委一,兵三十一,光绪十四年移驻苗栗县城,设兵五名。

    中港汛旧设把总一,外委一,兵五十八,裁存外委一,兵二十九,今设三名。

    桃仔园汛旧设把总一,兵二十五,改设外委一,兵十二,今设三名。

    吞霄汛旧设外委一,兵三十,裁存十六,今设三名。

    斗换坪塘旧为汛,设外委一,兵四十,改归中港汛分防,存兵二十一,今设一名。

    海口塘归杨梅坜汛分防,设额外一,兵十二,裁存六,今设三名。

    香山塘归杨梅坜汛分防,设额外一,兵十,裁存五,今设三名。

    嘉志阁塘归后垄汛分防,设额外一,兵三十八,裁存二十,今设九名。

    猫盂塘归大安汛分防,设兵五,裁存三,今裁。

    大甲溪塘归大安汛分防,设外委一,兵十,裁存五,今裁。

    南崁塘归大桃仔园汛分防,设外委一,兵三十六,裁存二十,今裁。

    老鸡笼汛新设驻兵一名。

    磺油山汛新设驻兵六名。

    艋舺营艋舺汛旧设守备一,外委一,兵四百二十二,裁存二百六十二,今设一百八十二名。

    海山口汛旧设外委一,兵五十八,裁存三十五,今设三名,其外委于光绪十五年移驻板曲桥汛。

    龟仑岭塘归海山口汛分防,设兵十,裁存六,今设一名。

    水返脚汛旧设外委一,兵二十五,裁存十五,今设二名。

    大基隆汛旧设把总一,兵九十,裁存三十五,今设七名。

    三爪仔汛旧外委一,兵十,裁存六,今设一名。

    暖暖塘归三爪仔汛分防,设兵十,裁存六,今设一名。

    三貂港汛旧设把总一,兵三十,裁存十七,今设一名。

    灿光藔塘归三貂港汛分防,设兵十,裁存六,今设一名。

    马炼汛旧设额外一,兵二十五,裁十八,今设一名。

    北投汛旧设外委一,兵十,裁存六,今设一名。

    板曲桥汛新设外委一,兵六名。

    沪尾水师营炮台汛旧设千总一,兵五百七十,裁存一百七十五,今设七十一名。

    八里坌汛归炮台汛分防,设外委一,兵三十,裁存十五,今设十名。

    北港塘归炮台汛分防,设兵十,裁存五,今设一名。

    金包里汛旧设把总一,兵五十,裁存二十五,今设十名。

    石门汛归金包里汛分防,设外委一,兵三十,裁存十五,今设六名。

    小鸡笼塘归石门汛分防,设兵十,裁存五,今裁。

    噶玛兰营五围城汛旧设都司一,千总一,外委二,额外一,兵三百六十,裁存一百五十九,今设一百六十六名。

    头围汛旧设守备一,外委一,兵一百,改设千总一,兵五十一,今设十名。

    三围塘归头围汛分防,设兵十,裁存六,今设一名。

    炮台塘归头围汛分防,设兵十五,裁存八,今设一名。

    三貂汛旧设千总一,兵五十,改设外委一,今设兵三名。

    澳州汛旧设把总一,兵四十,裁存十八,今设八名。

    北关汛旧设外委一,兵四十,裁存十九,今设六名。

    加礼宛汛旧设额外一,兵三十,裁存二十四,今设五名。

    苏澳汛旧设把总一,兵五十,裁存二十二,今设七名。

    南风澳汛归苏澳汛分防,设兵三十,今设一名。

    龟山屿汛旧设把总一,兵三十,今设二名。

    安平水师中营改为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