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请君齐上凌烟阁(2 / 2)  李泰的大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

    李泰沉默了,长孙无忌双目神光爆射,魏征暗暗叹息,太子如果能有魏王一半耍宝固宠的本事,魏王哪里能翻得起风浪。

    还好魏王虽然聪敏绝伦又文采风流,不过其政治头脑低下,这么多年即便皇帝恩宠无双,也仍然没有建立起一支对太子构成绝对威胁的势力。

    反复推算后,李泰郑重道:“父皇言之有理,龙渊剑乃我李氏重器,儿臣无功受碌也会于心不安。

    儿臣想了想,如今我朝声威赫赫,异族共尊父皇为天可汗,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上功绩。

    我大唐能挣到这份殊荣,皆赖父皇夙兴用命,群臣勠力同心。

    因此儿臣琢磨着,咱大唐能否效法汉光武云台二十八将故事,将辅佐父皇开疆拓土鼎定大唐的功勋们画影留形,纳入皇家香火祭祀。

    如此既能彰显我皇家恩荣,也能成就父皇与诸位臣工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话?”

    嗯?

    李世民三人眼神大亮,逆子(魏王)这个主意当真不错,如果办成便能把李世民千古一帝的胸怀展露无遗,而群臣也能得到与大唐同休的美名。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封妻荫子便是最高追求,而享受皇家烟火祭祀与国同休,那是神仙的待遇,一千年不一定赶得上。

    长孙无忌激动道:“魏王高见真国士也,若能登台凌烟阁,老夫死亦无憾!

    不过若是效法云台二十八将故事,那么文臣又如何安置?”

    他提出这个问题固然出于自身利益,更要紧的是还能借此挣一个为文臣争利的光环。

    最近几年皇帝有意压制关陇门阀,他这个关拢集团的代言人兼文官之首的地位可是下降不少。

    于情于理,他理当出任太子太师,而皇帝最终选择高士廉这个渤海人担当太子少师便是明证。

    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是李泰三兄弟的舅公,大家都是亲戚,但熟归熟,还是明算帐比较好。

    魏征淡定一些,可也眼神热切地看着李泰。

    李泰笑道:“舅舅问得好,既然父皇已经是千古一人的天可汗,我大唐的气象自然要超出后汉才是。

    我大唐的云台便建在凌烟阁吧,那地方挨着三清殿,父皇命人挑出二十四个文武重臣画像,而后春秋四时供奉,如此可好?”

    李世民大喜道:“凌烟阁二十四臣吗?

    取二十四节气周年更替无始循环之意,寓意我大唐传之无尽万世永昌。

    彩头挺好,那便是凌烟阁二十四臣吧。”

    PS:求收藏求推荐票,夭寿了,大家都在加里敦大学进修,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多评论多投票有意身心健康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