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1 / 3)  李泰的大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李泰手上鲜血滴答滑落,他一把扶住李世民夺过了横刀,冷冷看了李承乾一眼。

    历史从今天开始进入岔道,前世李世民从未对李承乾如此严厉,这货依然要提兵造反。

    今天受此刺激和惊吓,他铤而走险的同时,会不会再度对自己出手?

    安全问题是时候提上日程了,魏王府养一帮文士,打打杀杀却没有专业人才,回头可得上点心。

    李承乾大呼道:“本宫为何要走!

    我就站在这里让父皇一刀砍死我,这就省了大家的心思。

    李泰,你这个伪君子,谁要你假惺惺挡刀!

    父皇这一刀没有砍死我,你明明很难受,还要抓着砍你对头的刀子!

    哈哈哈哈!

    你哪怕恨我入骨,可依旧只能跟上回一样护着我,很难受吧?”

    高士廉气得跺足不已,这个蠢货,作死也不是你这般玩法。

    今日太子彻底捅破窗户纸,当着二十四臣的面公然叫嚣两狗相争,将东宫和魏王府那点破事儿大白于天下。

    如今之势,魏王德干才学乃至胸襟气度,几乎交出了一份储君的完美答卷。

    在昆仑居事件之前,皇帝的选项较多。

    督促太子回头是岸,抱定太子继承大统的心思毫不动摇,这是一个选项。

    严加培养晋王,若他日太子实在不堪,晋王也是一个聊胜于无的备选。

    相反,李泰的形势看似烈火烹油如日中天,实则上位的机会最小。

    皇帝通过玄武门起家,他打开了争斗和血腥上位的魔盒,却要严防死守后代效仿,以免皇位代代传承于血雨腥风。

    如果李泰通过斗夸承乾上位,即便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其本质与玄武门也别无二致。

    这,便是太子从前万般荒唐失德,哪怕发展到刺杀老师的地步,而东宫之位依然稳固的秘密。

    奈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太子在昆仑居公然杀李泰的举动人神共愤,已经将回头是岸这条路斩断。

    皇帝给他一年时间禁足,是给各方缓和的准备,同时也是观察李泰后续表现,以及李治的潜力。

    在高士廉、魏征、房玄龄这些大牛看来,皇帝看似随意的落子,却不会有一步多余的闲棋。

    李泰主动请求抚养晋王和小公主,李世民就坡下驴答应了请求,便是踏出观察晋王的第一步。

    晋王从小养在深宫,皇帝要看看这个亲自培养的小儿子,离开自己以后能有几分成色。

    把李泰和李治放到一起,固然有天家亲情的考虑,最根本的目的却是对比观察两个儿子。

    事实证明,李泰不断刷新着一个完美储君的高度。

    今日一场大比,李泰无论文才武略、心胸气度,以及治国安邦的见识,堪称无可挑剔。

    众臣仿佛看见了当年的秦王王者归来。

    而晋王,在明德门事件中,已经充分证明了他逍遥王的深厚潜力。

    至此,晋王也在皇帝的储君名单上悄然划落。

    众臣不由心疼皇帝,好好的三道选择题,现在成了只有唯一答案的填空题。

    ……………………

    皇帝和各方门阀不是瞎子。

    与皇帝而言,若江山交给魏王,大唐在他百年后就能够延续贞观之治,乃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对门阀们来说,魏王表现出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能够让各家的利益得到巩固和提升,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完美的帝国继承人。

    唐初的门阀,其负面作用不可谓不小,但其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因为府兵制的施行,大唐耕战一体。

    关陇集团因为掌握着土地和兵员,这个集团要获得荣誉和利益,首要乃至唯一的途径,便是不断对外发动战争。

    唐初扩张欲望和战力强悍无比,因为打仗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山东新贵集团,原本是笔杆子的代表,对于军队的掌控并不强。

    随着李世民压制关陇集团,转而扶植新山东集团的施行,新山东集团渐渐也开始掌握兵权,比如李勣、程咬金便是杰出代表。

    新山东集团崛起后,在府兵制的国策之下,其表现出的扩张欲望比关陇集团只强不弱。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关陇和新山东两大集团,当两者总体利益诉求合流以后,整个大唐便化身成为准军国集团。

    整个帝国充斥着躁动、侵略、扩张的强悍基因,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二致。

    关陇集团和新山东集团的军事贵族们,便成为了大唐的容克贵族集团。

    若大唐雄主当政,将对外扩张定为国策,那么两方势力就能和衷共济,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大唐开疆拓土。

    若大唐国主暗弱,帝国从扩张变得内敛,两个集团就会彼此撕咬。

    道理很简单,不能做大蛋糕,大家就只能抢蛋糕。

    军事贵族集团的基因,决定了他们要选择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