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国际警察姓唐(2 / 3)  李泰的大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此事务必仔细谋划,断不能让藩邦小觑我大唐!“

    众臣应命称是,李勣等人一片喜色比过年还高兴。

    高玉琪叩首泣道:“陛下圣明如日月昭彰,因何不问国主冤屈是非不明?

    高句丽,臣者!

    大唐,君也!

    而今下臣之邦国有危难,上国正当拨乱反正为下邦伸张天理,奈何反其道而行欲诛灭下邦?”

    李世民迟疑道:“这……”

    泉文生也叩求道:“陛下一代圣君,下邦臣子遭受国主迫害,陛下何不遣一天使东渡安鹤宫城,待到真相大白之日,再行决断也是不迟。

    到得那时,外臣及莫离支若果真图谋不轨妄行悖逆,泉氏一族甘愿束手就戮以正天下视听!”

    缓兵之计不单中原人会使……

    李世民“抓瞎”了,二人所言在情在理,天朝本就对藩属负有拨乱反正的义务。

    如今高句丽正副使节代表国主和宰相,各自提出请大唐戡乱反正,大唐的确没有理由推辞。

    换而言之,大唐对于藩属享有国际警察的权利和义务,不过限于时代的认知和这个年代国力、利益所限,大唐并不愿意履行国际警察的义务。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完全偏离了既定议题,大唐君臣一时左右为难。

    李泰沉思半晌,朗声道:“既然你二人各自叫屈,大唐一时无从分辨是非真假,孤有一个法子可以鉴别你二人所言孰是孰非。

    如此既能免于大唐兴兵讨伐,也可安定下邦藩属之心。”

    高玉琪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大喜道:“魏王殿下尽管到来,只要能够解得国主之难,外臣无有不从!”

    泉文生心头打鼓,也不得不跟进道:“外臣愿闻其详!”

    李泰点点头道:“孤的办法很简单,只要你们能够答应大唐几个条件,自然能够证明你二人是否所言坦荡。”

    “请殿下道来!”高玉琪面色如常,泉文生不发一言。

    “第一条,靺鞨一族赔偿大唐一百头海东青、两千张紫貂皮的条件不变,不过鉴于高句丽对两族会盟之事负有主要责任,孤认为赔偿责任应当两族共担。

    具体赔偿分比为靺鞨赔偿海东青三十头,紫貂皮五百张。

    剩余海东青七十头、紫貂皮一千五百张,由高句丽负责。

    如此分配,尔等可有异议?”

    勿吉长兴大喜道:“外臣敢不从命?”

    高玉琪毫不犹豫道:“愿从殿下所命!”

    泉文生咬牙道:“外臣无异议!”

    李泰瞥他一眼点了点头,很好,态度还算端正,希望接下来的条件你能够挺得住。

    “第二条,靺鞨遣精壮一千,高句丽遣“王幢兵”一千、铁甲精骑两千,入我大唐河北幽州道从军三年!”

    此话一出,宣政殿一时落针可闻。

    这就是要人质了,大唐君臣震惊于李泰脸厚手黑,泉文生三人也惊讶于李泰咄咄相逼至此。

    三人面色难看沉默不语,即便高句丽“王幢兵”和铁甲精骑大部掌握在盖苏文手中,可高玉琪也不敢轻易点头。

    一旦处理不好,虽然国主可以从中得利,可卖国的骂名却是少不得。

    泉文生面黑如锅底,赔偿海东青和紫貂皮虽然肉痛,却不过是身外之物。

    李泰提出要高句丽三千精兵入幽州为人质,却是踏在泉氏家族的红线之上。

    军权乃泉氏立足之本,岂可轻言让渡?

    靺鞨一族本就人少,大唐要一千悍卒为质,靺鞨的力量就会遭到严重削弱,对室韦就不能保持绝对碾压的态势。

    勿吉长兴虽然压力山大,可也不敢轻易点头答应李泰。

    三人全部成了闷口葫芦,李泰不悦地冷哼道:“怎么?全都哑巴了?

    呵呵,倒是孤大意了,这点人手对于大唐来说不过是看一看你们的诚意,对于你们三方而言却是割肉之痛。

    既是如此,孤也不让你们难做。

    这四千人马入幽州以后,待遇粮饷一如大唐十六卫,不过军资马匹一律自备,大唐概不负责。

    尔等可以尽遣心腹掌控部卒,大唐不打乱建制、不安插人手、不干涉指令,待三年之后尔等证明了对大唐之忠心,大唐自会将全部人马尽数遣回。

    为表大唐昭昭坦荡之心,此事可签订国书加盖传国玉玺为证,并传诸四方万国共晓之!”

    此话一出,三人表情顿时放松。

    …………………………

    听说早上大家的推荐票都在,千山特意赶了个大早求收藏求推荐票,大唐上了分强但是命苦不带APP,推荐票就是证明大唐潜力的唯一东西,请大家挺大唐一把,拜谢大家了!

    天朝向来重信守诺,破灭东突厥以后李世民承诺全其部卒不予内迁,此事不过是皇帝口头许诺,事到如今十余年已过,大唐未有丝毫食言,东突厥全族在河套之地乐不思蜀,无不感念大唐恩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