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崇明寺(2 / 2)  零陵飘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凉川城终究离那些突厥蛮子太近,整天有‘乱’七八糟的消息传来,听着就叫的人提心吊胆的,还是京城好。”

    “不过至少也要到明年的事情了,我们等着就好。”陈卉儿笑道。

    看来自己不离开不行了。叶薰咽下一口点心,暗叹了一声,如今沈家的声势如日中天,几乎完全取代了当初的萧家势力,京城完全就是沈家的地盘了。她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火炉里传出浓浓的甜香,是又一盘点心烤好了。

    “我去给少爷送过去。”雁秋利落地将点心取出,放进托盘里。

    “我来帮忙吧。”陈卉儿蹦跳着跑到桌前。捧起珊瑚漆盘,跟在雁秋地身后一起往书房走去。

    北地的夏天总是格外短。眨眼之间‘春’去秋来,骄阳似火的闷热转变为清爽宜人地凉风,凉川最舒适的季节到来了。

    叶薰掀开车帘一角,兴致勃勃地向外张望着,田野上金‘色’地麦‘浪’随着清风起伏回‘荡’。在地平线的尽头与淡金‘色’的天幕‘交’织成高低起伏的韵线,那是迤逦的群山在远处延绵铺展。天上大雁排成行列,紧贴着云层向南方飞去,阳光温和中带着微微地寒意,景致益发清疏爽朗。

    视线拉到近前,则是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

    她和雁秋并另外几个丫环乘着一辆青布敞篷大车,此时正走在前往武陵山的路上。

    武陵山是沈家宗祠所在。每隔三年的秋天,沈家都要整备祭品去朝拜祭祀。

    这一次的祭拜从夏天就开始准备,格外隆盛端正。一来,沈家如今的地位今非昔比,不仅仅是凉川第一的名‘门’。而是大周第一的权贵了;二来,等举家迁入京城。在那里落地生根。到时候自然会在京城一带再重设宗庙祖坟,对于凉川。只能每年派宗族子弟回来代祭而已,所以这就是最后一次在家庙正式祭祖了。因此一切行事,力求尽善尽美。除了久病缠身地老夫人继续隐居在园中不出,阖家上下几乎都出动了。

    武陵山是北地出名的景致,距离凉川城却不近,快马不停也要一天一夜的时间,而祭祖地车队行动缓慢,需要走上三天才能抵达。

    一路走走停停,沈夫人又耐不得车马劳顿,入暮就要在在驿站的休整,一行车队过了五天方才抵达目地地。

    沈家地宗祠建筑在一座主峰的半山腰上,这里也是大周最初地发源地,当年沈家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初始打下的基业就是在武陵山到凉川一带,所以宗庙也是设立在此地,后来大周一统天下,沈家分封凉川,家族繁荣,宗祠并未迁移,只是扩建了而已。

    武陵山山势复杂,延绵不绝,山脚下有沈家的别馆依山而建。

    在别馆安顿下来,夫人和万总管他们忙着准备着祭祀的要务,这样的大事自然不会有叶薰她们‘插’手的余地。闲暇之余,想到武陵山盛名远扬的景致,难得来一次岂能错过,叶薰便按耐不住想出去玩耍了。

    如此山明水秀的环境,沈归暮也是兴致勃勃,几个人趁着秋高气爽的日子,便顺着山道入山游玩。

    武陵山最有名的景观莫过于建筑在豁岩秀石的半山腰上的崇明寺,是一座巍峨宏伟、气势恢宏的百年古刹。大周的开国皇帝以及第二代帝王威帝都曾经在这里游赏并留下墨宝。

    叶薰三人走近了寺庙,但见殿阁飞檐斗拱,气象恢宏万千,其间更有香客来往穿梭不断,香火鼎盛繁荣。

    寺庙里的僧人见沈归暮几人皆气度不凡,便知是前来玩赏的达官贵人,不敢怠慢,知客僧引领着三人入后寺游览,路上一边介绍道:“……我们崇明寺的素斋更是一绝,待公子和夫人游览完了,不妨去尝尝……”

    他看到叶薰与沈归暮并肩而行,而雁秋总是谨慎地落后一步。便自然而然地把叶薰叫做夫人了。

    沈归暮一脸平淡,叶薰却脸上挂不住了,也懒得直接辩白,而是转头道:“天‘色’还早,我们家少爷先逛一下再说。”少爷两个字咬得清楚响亮,提醒着旁边的人。

    听到叶薰呼唤沈归暮少爷,知客僧立刻醒悟过来,连忙改口道:“侧夫人吩咐的是。”叶薰满头黑线了。他竟然又把自己当作沈归暮的小妾了。虽然她不太会打理头发,只是将头发挽了最简单的那种发髻,分辨不出是已婚还是未婚,但她就那么像已婚‘妇’人吗?

    沈归暮转过头去,一副忍俊不禁的表情。

    “有什么好笑的!”叶薰狠狠地剜了他一眼,转头向僧人闷闷地道:“小‘女’子不过是个丫环,没那个福分当什么夫人侧夫人。”

    僧人被呛得连接咳嗽了两声,暗暗叹道,竟有这般主从不明的丫环。却也不敢多说,连声道歉,赶紧将话题转到寺内名胜上,指着不远处一座石碑说道:“当年太祖皇帝就是在这里捡到了后来的威帝……”

    三人兴致大起,纷纷走近石碑瞻仰观摩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