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二十四: 二韩(3 / 4)  红楼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姊妹们见两人又掐了起来,愈发如同回到小时候一般,放声大笑起来。

    彼时大都吃罢,尹子瑜听了会儿热闹,浅笑稍许,拿出手抄和墨碳笔落笔书道:“痘苗已经准备稳妥,果真后日当着诸诰命的面,给众皇子接种?”

    贾蔷笑道:“那个时候节点最好,且天家先接种,余辈才敢继续。京城先接种,外省才敢继续。果真敞开了让民间接种痘苗,他们反倒不愿意。天家、官家、权贵们先接种,外面必多骂声,再推广开来,就容易的多。天花恶疾,每年不知有多少百姓因之丧命。若能十年内使得亿万黎庶尽接痘苗,子瑜你之功德,可比当世菩萨。”

    尹子瑜笑着落笔道:“哪里是我的功德,分明是你的。皇爷虽不通杏林法,可寻得金鸡纳霜,又得来痘苗,一治疟寒,一防出花。只此两点,皇爷就当得起天下圣皇。”

    贾蔷见之欢喜,挤眉弄眼小声道:“这话爷爱听,等着,晚上爷犒赏你。”

    尹子瑜:“……”

    她是极静韵清静的,哪里吃这一套。

    一旁忽地传来黛玉轻啐声:“人前再不尊重,你且仔细着!”

    贾蔷嘿嘿一乐,将头仰倚在椅背上,目光眺望出殿外。

    看着天上璀璨星光,辉映着三大殿金顶一片炫目,一时间,心中也多有澎湃。

    江山在望。

    “夜了,该歇息了,都散了罢。”

    ……

    小琉球,安平城外。

    一座与周遭隔绝的村落内,周围时刻皆有士兵护(监)卫(视)。

    正中的一座茅屋,西间房里,油灯的火光倒映在窗纸上,映衬出两个老人佝偻的身形……

    “半山公,那位,就要登基了。”

    须发皆白的韩琮,看着对面同样老若枯树的韩彬,缓缓说道。

    他们虽被囚于此地,阖家耕作为生,但每旬日都会有人将近期最新的邸报送来,由其阅览。

    当然,也只是阅览。

    听闻韩琮之言,韩彬昏花的老眼,一直盯着手中的邸报,默然无语。

    这个世道,变的快叫他认不出来了。

    韩琮同样老眼迷然,看着韩彬又问道:“半山公,难道这些年,是我等成了老朽成了昏眼之辈,阻碍了其称谓之民族气运?若非如此,怎彼辈执掌天下,民心安定,未如先前我等所料,烽烟遍地,勤王之师雄起?如今每年往大燕运回的粮米,抵得一个湖广……又从汉藩发现大量极优质的铁矿,可为百姓提供上好的农具,天竺的棉麻丰盛,价格低廉,使得百姓着衣所需布帛的价钱比当初低了三成……

    如今也不过三年,若如此下去十载光阴,又该是何等盛况?

    上古三代所治,也不过如此罢?

    若果真这般,青史之上,你我二人,又该落得何等名声?”

    他们其实打心底里仍瞧不起,或者说根本看不懂贾蔷治天下的路数,可是看不懂不当紧,总能看明白这二三年来大燕发生的变化。

    可越是如此,两人心中愈是煎熬,难以接受。

    韩彬沉默长久之后,叹息一声道:“邃庵,你还看不通么?贾蔷将大政悉数托付林如海,林如海依旧用的是隆安新政。再加上,贾蔷耗费两年光景,携太皇太后、皇太后、宁王巡幸天下,安抚天下人心。

    新政是良法,可安天下。

    开海……开海可得诸多粮草铁器,贴补新政。

    二者相加,岂能不相得益彰?”

    韩琮苦笑道:“若是……若是当初让贾蔷南下,会不会……”

    韩彬摇头道:“何必说这等糊涂话?不可能放他南下的……到这一步,也只能说天命使然。邃庵,老夫已然如此,身子骨已衰毁,无可挽回。但你不同,还算硬朗。

    你且与林如海书信一封,告个软。

    如今大燕的摊子越铺越广,朝廷之上全凭林如海一人独支,余者难当大用,但凡有个闪失,便是乾坤崩碎的下场。

    你重新出山,帮林如海一把,也算是为社稷之重。”

    韩琮闻言动容,正要开口,韩彬却摆手道:“此举兴许会遭受些骂名、奚落,甚至是羞辱。但是……到了这一步,个人之荣辱,又何必放在心上?

    邃庵,你与老夫都知道,这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新政,为了社稷!”

    韩琮苦笑道:“半山公,即便仆愿意,那位和林如海,未必就愿意。”

    韩彬摇头道:“你且放心,这二三年来老夫冷眼旁观,以为贾家子的确是心怀社稷,心怀汉家气运的。他之所作所为,应该并非全是为了野心……至少目前为止,他还是大有容人之量的。从最初起,他对你就另眼相看,当然,邃庵你待他也高看一眼。只是后来,他的作为着实离经叛道,邃庵才不与他同谋。

    如今你要还朝,他焉能不知邃庵之才?便是他不知,林如海也深知,断无拒绝之理。

    此子心智之高绝,所谋之远大,非一般篡逆枭雄能比。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