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陈琛的冬令营计划(2 / 3)  主公我不想加班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长,虽然说因为住在襄阳城外,少与其他家族在城中争斗夺利,庞家自己还在鹿门山上办了鹿门书院,主要让庞家子弟集中读书,庞德公以耕读为生,也算是鹿门书院的院长,但是实际上鹿门书院的规模小得很,小归小,人才可不少。

    此时的庞统、诸葛亮可都混在鹿门书院的学子中,基本上诸葛家、庞家、还有黄家等周边世家的年轻子弟都会在鹿门书院启蒙、进修、成长。

    所以在水军禀报了鹿门书院的情况之后,其实陈琛很心动的,他甚至想直接让刘备派张飞领着太行黑骑直接冲到荆州去把鹿门书院打包带走,这里的人才储备简直可以撑起下一代。

    就这么一路从徐州找到了豫章再找到了荆州,只不过当时水军在南方的情报系统并不全面,而且荆州的世家们其实对于外来势力的防备还是很强的,再者,庞家当初也是刘表到荆州之后盯上的人才库。只不过庞德公拒绝了刘表的出仕邀请。

    对于这种大才,哪怕是不能邀请来为自己效力,也要盯紧不能被其他人带走。

    所以大摇大摆地邀请庞家和诸葛家,还有黄家一起搬迁到北方来是不太可能的,这些家族在荆州经营也有些时日了,他们是不可能直接举族搬迁过来的,而且就算他们愿意,刘表也不可能放他们走。

    所以之前在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陈琛只是让水军保留对他们这几家的监视和太行书院对鹿门书院的交流,只要一有动静就通知他。

    一直到现在,鹿门书院那边还是安安稳稳得很,小卧龙和小凤雏都在鹿门书院里好好学习,甚至前段时间还到了位司马徽先生。

    其实不管是“卧龙”,还是“凤雏”,还是“水镜先生”,这些称号都是庞德公给的,要说司马徽有识人之明的话,那庞德公就是识人之光,他的眼光是真的好。

    如果可以,倒是希望能把他们打包带走,对了还有黄承彦,这些襄阳名士顶级圈层的家伙,可都是馋人得很。

    只不过现在水军有消息过来了,荆州似乎有发生一些自然灾害,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最近刘表也是烦恼地处理这些情况,再加上孙坚还在跟黄祖那边打架,荆州天灾人祸一块挤着,刘表将襄阳的人手大规模抽调,现在襄阳城外的几个家族和鹿门书院,没有人盯着。

    这是个想办法把小猪小鸟他们挖过来的好机会。

    说干就干。

    陈琛在邺城寄了一封信回太原,寄给自家老爹的,详细地安排了这次挖人计划的全步骤。

    这个计划其实很简单,完全不涉及势力交集,而是完全以学术的名义。

    以因为刘备集团的一统北境四州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科技和各方面人才所展现出来的硬实力,太行书院更是闻名于世,再加上本身太行书院就有着大量从颍川出来的非颍川原世家的老教授们,还有着陈琛从各种情况收集来的知名大佬们,比如卢植公、皇甫老爷子、刘虞、韩馥等人,这些老家伙别的不说,名声一个比一个响亮。

    再加上太行书院有着刘备集团的全力支持,各方面的待遇、机会、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获得不少实践的机会,再加上刘备集团内部极好的政治氛围和治理方针,让更多的人才拥有一展所长的机会。

    全面而充满青春活力,却有着异常浓厚底蕴实力的太行书院,在整个大汉俨然成为当今乱世之中最令读书人向往的书院。

    所以,以太行书院的名义提出要跟鹿门书院进行深入交流的话,基本上热爱学术生活的庞德公是不会拒绝这次合作的。

    再加上之前有意识地和鹿门书院保持着学术联系和书信交流,双方的关系本来已经很融洽了,深入交流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这次的太行-鹿门学术交流新生代集训计划,完全由陈琛一手敲定,而且极具目的性。

    本次交流计划,由太行书院提供集训教学基地和主要师资,由多位各方面的学术大拿为这次新生代集训计划站台,比如卢植讲民生政治与军事理论的结合、皇甫嵩讲军事统筹理论和军事即时战略运用、刘虞讲民生治理中怀柔政策的运用、蔡邕讲文学中韵律作品的创新、陈闲讲观星实录与命理推算的结合与应用等等,而且还会在集训过程中,组织进行邺城七日游,获得和刘备集团中的高层们交流学习的机会。

    到时候陈琛、荀攸、张飞他们都会给这些新生代的学子上课,开讲座,深入交流,而且刘备还会抽空跟这些孩子办见面会,给他们签名,一起做活动等等。

    这些可是能被当世许多学子眼馋得死的条件,单单摆出前面那些课程,就能够让庞德公答应下来了。

    好家伙,这种新颖、别开生面的集训模式,根本就是陈琛用来搞人才的手段。

    就是将未来的冬令营模式给搬过来,甚至还有后面这种邺城七日游,把己方高层当做明星一般来和这些大汉未来的群星们交流。

    这么看起来像是公益开课一样,再加上刘备在袁刘大战之后,一统北境四州,摆出来的架势是要修养生息,也放出了那样的小道消息,更能够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