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第72章 扶持(3 / 4)  农家小地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赖家是外来户,全村只有这么一家,赖爷爷的墓也在山上,村里就决定将俩人埋在赖爷爷的旁边,给立了个碑。

    木兰感念那段一起患难的日子,请苏爷爷等人的牌位的时候,就将赖奶奶一家的牌位也给请了,并且嘱咐族里的人,“要是赖五叔回来了,就叫他来找我,我在府城外的鸣凤村,一打听就知道了。”

    族长连连应下。

    木兰又拜托他帮忙照看一下苏家的房子,族长一一应下。

    最后要上车的时候,族长掏出一大包银子塞给木兰,“这是咱族里的一点意思,阿文要读书,花费肯定不少,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容易。阿文毕竟是咱们族里唯一一个能读书的,帮衬他族里都没意见,快拿着吧。”

    木兰看向李石。

    李石微微点头。

    木兰就道:“那族长叔叔帮我谢谢族里的叔伯兄弟,以后阿文若真能出息了,我定叫他回来报答。”

    族长满脸笑意,挥手道:“我们不叫他报答,只要他能出息,以后给族里修个宗祠就行。”

    族长说的并不是推辞的话,在这个时代,只要苏文考上进士,出仕为官,就算是不能回来报答他们,只要肯为家族做一个宗祠,在家乡这里,他们就能借用他的势力了。

    就是这点小恩小惠就足够绵延家族了。

    不要小看这个名号。

    比方说,这里的乡绅会念着他们是苏文的族人少收一点税,而这里当官的知道他们家族里也出了一个当官的,就会对他们客气三分,有什么额外的苛捐杂税也不会征收到他们头上来,而家族里的子弟出去找活干也比别人有优势。

    这就是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古代的读书人之所以这样热衷当官,图的就是一个光耀门楣。

    而家族里出一个有潜力的读书人,家族也愿意扶持,而因为读书所需要的成本过高,有的是一家好几个兄弟勒紧裤腰带只供一个比较聪明的读书,参见刘村长家。

    而有的是举族之力供养出一个进士,比如现在的苏家。

    苏家没有出过读书人,加上所拥有的少,对于地位和权势的渴望可以让他们暂时忘却这短时的利益,所以他们可以毫无怨言的凑钱出来给苏文。

    可李家却不行。

    因为李家出过大官,家族曾经盛大过,里面盘根纠结,势力庞杂,而除了李江,家族里还有好几个都在读书,而且人家有父有母,有兄有弟,需要家族伸出援手的尺度有限,不像李江,无父无母,唯一的哥哥虽然是个秀才却跑去学医,在李氏看来,十五六岁才开始学医,没个四五年是学不出来的,而这四五年内都叫家族供养,李氏自然不愿,而且,李江念的还是松山书院。

    对于别人来说,进了松山书院就相当于半步踏进了官场,而对于李氏来说,松山书院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银钱,而有这个钱,还不如在家族中多供养几个学子,还比较保险些。

    几人向村里的人告别,正要上马车走人,旁边的草丛里突然就钻出一人,饶是木兰也吓了一跳。

    族长见到来人一愣,忙恭敬的上前,“老村长,您怎么来了?”

    老村长的目光却直直的看向苏文,然后才转向木兰。

    木兰和苏文看到老村长,心下一片黯然心酸,与以前笑容满面,精力旺盛的村长相比,现在的他一头的白发,枯草挂在头发上,怀里紧紧的抱着一套衣服。

    老村长一共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年幼时夭折了,所以对紧随而来的老三很是疼爱,偏偏三子又是为救老村长而死的,虽然活着回到了村子,但老村长也和疯子差不多了。除了吃喝不用人伺候,如今他完全是个废人。

    木兰上前一步,挤了笑问:“村长,您找我们?”

    老村长眼神动了动,仔细地看了木兰一下,好像才发现她是木兰,老村长有些艰涩的问道:“我听说阿文念书,考上了童生?”

    木兰点头。大家都看着老村长。

    老村长眼里就显出耀眼的神采,一连说了三个好,这才悉悉索索的从怀里掏出一把碎银子塞进木兰的手里,近乎凶残的盯着他,“要考上进士,要当官,当个好官!给我儿报仇,给你爷爷,你爹报仇。”

    木兰张大了嘴巴。

    老村长眼里溢出泪水,手紧紧的抓着木兰的手,几乎要将她的手腕捏断,李石看着皱眉不已,只是在木兰的暗示下没有上前。

    “一定要报仇!”

    族长忙上前扶住老村长,趁机将他的手扯出来,连声应道:“阿文肯定能当官!”

    在老村长看来,三子本来是不用死的,如果不是县令无德,不仅将朝廷下发的赈济粮贪污,还巧立名目的收税,他们就不会只准备这点粮食,如果不是他大开城门,叫绍兴的流民不受任何阻碍的涌进县城,他们根本不会这么快被追上,而他也不会被流民所抢,三子也不会为了帮他挨那一下送了性命。

    要知道,那时跟着一块走的灾民虽然没有多少粮食,但多多少少都有些存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