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围城打援(2 / 2)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言道:“大都督可是担心孙将军和郭淮副都督会一去不返?”

    “然也!”

    “末将愿领一军,前去接应,定能将孙礼将军和郭副都督安然带回来。”

    “好,令你领1万军士,前去接应二位将军,切记,只需将人就出来便可,速去速回!”

    “诺!”

    等三位将军陆续出营后,司马懿面色才算缓和回来。

    营中诸将除徐晃外,皆看不透司马懿心中的纠结。

    围城打援虽只是一简单计策,不难看透,但他厉害之处在于此乃阳谋,你明知是计,也不得不救。

    否则,刚刚回复过来的魏军士气,又将跌入谷底。

    第一波孙礼的5000援军,并不在于能否解武城之围,而是做给其他守城之将看的;

    若你们的城池被围,还请多坚持一刻,和蜀军抵抗到底,大都督定不会抛弃你们。

    第二波郭淮的5000援军,又是做给其他将军看的;

    若你在执行军令过程中身陷埋伏,莫怕!大都督也会派兵救你们。

    至于第三波徐晃的1万援军,才是真正的援军。

    负责将前面的2位将军救回来。

    至于普通军士,只能自求多福吧!

    如今形势危急,已经顾不上了。

    曹军和姜维合计出来的这一简单计策,却是让司马懿连派三路援军出去,才算化解。

    事后,司马懿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中的台阶上,其子司马昭则立于一旁。

    “父亲,蜀军之计已解,为何还闷闷不乐?”

    司马懿看了司马昭一眼,恨铁不成钢道:“据说那曹君年纪与你相仿,却能使出如此老辣的计策,相比诸葛亮也不逞多让,我儿与他相比,倒显得一无是处,这就是我闷闷不乐的缘故。”

    “我能熬死诸葛亮,却熬不死这曹君,如今蜀军后继有人,我却后继无人,十年后,我司马一族,岂不危哉?”

    司马昭一听,顿时羞愧难当.

    有心想反驳,“那曹君先前在街亭一役中,表现惊艳,我早说过此子有才,要将他拉入麾下,可你却不许,如今反而怪起我来,是何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