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九章 双男主商鞅和秦孝公(2 / 3)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意。

    原版是加上了感情线,白雪、赢荧玉、玄奇,足足三个女人啊,不是照样也没拦住大家磕“青山松柏cp”。

    所以,左乐也不想费那功夫了,观众爱咋想咋想吧,反正他自己正经拍就行。

    玄奇的角色,左乐找了一个刚刚窜红的小生,演技尚可,关键是古装卖相不错,有股侠气,挺适合玄奇的。

    女一女二女三解决,女四女变男,《裂变》剩下的女性角色,就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了,

    什么侍女、夫人、王后、宫妃、农妇等虽然一大堆,但戏份不多,也就没必要一一列举。

    而男性角色,才是《裂变》真正的重头戏。

    …………

    《裂变》的男性重要角色很多,光是秦国,就有十多个。

    再算是《裂变》戏份颇重的魏国,又要加七八个,韩国的韩王和申不害,作为商鞅变法的比较参物,在剧中还是挺有份量的。

    其他五国和墨家,也有一定的相应戏份。

    别看他们出场不多,但有些人还连着第二部《纵横》,甚至是第二部的主要角色。

    先说剧情的主视角秦国,双男主商鞅和秦孝公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商鞅,直接是《裂变》这部戏的核心人物。

    无他,变法不成立,秦国变强不成立,内部斗争不成立,《裂变》这部剧自然也不成立。

    抛开历史原型不谈,仅仅从《裂变》这部剧来说。

    商鞅,当然,剧里叫卫鞅,是一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坚持以法立国,富民强国,坚持法律人面前人人平等,剧中,商鞅嘴里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法”。

    因为“法”,他带领秦国富强,但同样因为“法”,他得罪了秦国宗室和老氏族势力,腹背受敌,最后更是为了护法而死。

    坦白说,《裂变》剧里的商鞅,是做了很多艺术处理的,形象较之历史原型有了不少提高。

    本身的人设特点,理想初衷,变法的一些事件,还有和秦孝公之间的君臣情谊,都做了一定的美化处理。

    这些其实还好,大部分还是能有历史出处的,如此处理也不算乱改。

    对商鞅这个角色真正改动大的地方,是他最后的结局。

    在历史记载中,商鞅的下场是很狼狈的,继位秦王不喜,得罪了秦国内部的所有势力。

    无奈之下,只能造反自保,结果兵败,奔逃魏国求助,却被拒绝,最终被抓,车裂而死。

    而《裂变》剧里,商鞅虽然同样得罪了很多势力,但在秦孝公的庇护和自身主角光环下,商鞅手里有足够的实力自保。

    但是为了大局考虑,他不想秦国因此闹得自四分五裂,最后选择主动赴死,更像是一个殉道者的存在。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左乐很喜欢这样的处理,直接把商鞅这个角色升华了。

    历史正剧,虽然要尊重历史,但也不能完全遵照历史记录来拍。

    比如,历史商鞅的结局是车裂,那么左乐不能让他活着,这是尊重历史。

    但是在发生车裂之前,商鞅是因为什么被车裂,这部分是可以添油加醋,做一些艺术加工的。

    当然,改可以,但你改的东西得让观众满意,不能乱改。

    有的改编,让人家大呼精彩,拍案叫绝。

    有的改编,让人家嗤之以鼻,骂的抬不起头。

    这其中的差距,看的就是编剧和导演的本事了。

    在原版的基础上,左乐和山河编剧有专门梳理了一遍《裂变》商鞅结局的剧本,除了要和第二部《纵横》接上,还要让剧情看起来更加圆润且符合逻辑。

    商鞅这个角色,左乐琢磨了很久,本来是打算让顾笑歌演的,但又想起下面的《崛起》,就改换他人。

    最后,左乐选定了两个人。

    王飞和陈首明。

    前者不是多么出名,但也是国家一级演员,本身实力出众,这位很擅长饰演一些儒雅带着威严的角色。

    左乐和这位并不认识,还是央视的一位制片人给他推荐的,左乐专门和对方试了戏,设为一号待选。

    至于陈首明,国家一级演员,华国演员协会主席,拿过金龙奖影帝、金凤奖视帝双满贯,华国内地男艺人这位能排进前三。

    说实在的,当初筹备《大秦帝国》系列,左乐曾想过让谁演秦始皇,脑中第一个浮现的演员就是陈首明。

    可惜这位年纪有些大了,化化妆收拾一下,演个而立之年的商鞅还行,但是演青年秦始皇,就有点显老了。

    陈首明的人气和演技不必多说,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位擅长演皇帝,但实际上,陈首明演过不少儒雅的文人角色。

    左乐相信,陈首明能够演出他心目中的那个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的法学大家。

    不过陈首明不太好请,近些年他已经很少拍戏,更多的参与幕后或者行政工作。

    作为华国演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