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二章 历史名场面——三说秦公(2 / 2)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过,有了强秦之策的商鞅,没有急着交给孝公,而是来了一个“三说(shui)孝公”,考察孝公是否是自己心目中的“明主”。

    于是,历史名场面发生。

    面对只知夸夸其谈,言论多华而不实的商鞅,孝公失望至极,觉得商鞅沽名钓誉。

    而商鞅经历两次陈策过后,却越发认定秦孝公是识货之人,是可以助他实现胸中抱负的明主。

    于是,商鞅卸下伪装,在渭水河畔,第三次约见了秦孝公。

    这也是今天《裂变》剧组要拍的戏。

    按照剧本设定,商鞅几人是在渭水上的木船相谈,彼时正是冬天,四下都是迷雾弥漫,河面还有薄冰覆水。

    这个场景并不是无端放矢,而是借景喻事。

    商鞅和孝公坐的船就是秦国,所处的环境也是秦国面临的局势——行迷雾、履薄冰。

    随着两人的交谈,初步达成强秦变法的意愿后,象征着秦国的木船,冲出迷雾,破开坚冰,也隐喻秦国从此脱离枷锁,奔向光明。

    怎么听着这么像南湖那条船啊………

    剧组拍摄目前在影视基地集中拍摄,没有跑去实景另拍,而是采用了近景远景借位。

    专门造了一个木船舱内的景,摆在绿幕上,演员对戏,拍摄近景。

    等拍完这些,找时间再去租用古船在河上补拍远景和全景,然后把两组镜头用特效合成在一起。

    这不是糊弄,其实这么做比直接拍实景拍还麻烦,实景拍摄都在船里,反而有各种限制,这么分开来拍,镜头运用和站位都更自由。

    而且这只是一种尝试,拍出来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实景再重新拍一回。

    精品大剧,又是重头戏,精益求精一些,多番拍摄尝试是常有的事。

    左乐还算正常的,有的龟毛导演,一个镜头拍几百遍,硬生生把演员拍得心理崩溃。

    这么一比,左乐都算是“粗制滥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