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0 越看越迷糊(2 / 2)  医者无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病历记载,在手术室中,在胸10/11椎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全身麻醉用0.5μg/kg/min瑞芬太尼和1 mg/kg异丙酚诱导。

    推注0.7mg/kg罗库溴铵,直接用弯曲喉镜毫无困难地将内径为8.0毫米的导管插入。

    喉镜毫无困难的插入,意味着没有喉部损伤,排除声带、声门受损的可能。

    导管气囊充气,通过触摸小气囊调整压力使之不漏气,并将气管导管固定在门齿刻度线24厘米处。手术过程中控制潮气量为8 mL/kg,频率为10次/分钟,呼气末正压为5 cm H2O。

    吸气峰值压力为18-22cmH2O。根据需要使用麻黄碱和苯肾上腺素维持平均动脉血压> 60mmHg。

    全身麻醉用4%地氟醚,0.1μg/kg/min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罗哌卡因(0.25%,每90分钟5-7mL间歇推注)用于硬膜外麻醉。

    手术顺利,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时间:4.1小时;总液体量:2900mL;失血量:247mL)。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且没有观察到的气道症状。

    任海涛专注于麻醉方面,记录详尽,他没看出来有任何问题。

    看完后,非但没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反而愈发迷惑。患者术后没什么事儿,4天之后却出现声音改变,这事儿怎么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