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1章 戏子(2 / 2)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然,自从前两日以来,再也没有见过耿南仲的踪迹。

    进了东京城,一路上全是欢呼雀跃的百姓,“王铁枪”、“赛霸王”的喊叫声不绝于途,耿南仲恍然如梦,赶紧让自己清醒了下来。

    自宋金和议的消息传来,耿南仲第一时间就离开了大名府,自掏腰包,雇了一艘客船,星夜兼程,前往东京城。

    要不是官家赵桓是自己的学生,自己又熟悉赵桓的秉性,耿南仲是绝对不敢再回这东京城的。

    赵桓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听不得软话,只要自己驽马恋栈,装的像一点,赵桓一定会无计可施。

    当然,只是装疯卖傻,痛哭流涕还不行,一定要有些惊世骇俗的东西。

    “尚书左丞、门下侍郎耿南仲,求见陛下。”

    禁军前来禀报,身处睿思殿中的赵桓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鼻子里冷哼一声。

    “一去数月,怕早已忘记了我这个君王吧。”

    赵桓刚要说不见,旁边的朱皇后站走了出来。

    “耿相非旁人,乃是陛下的业师,陛下必须得见,再说了,他一介文臣,垂垂老矣,一不识兵,二无兵权,又能作甚。臣妾先行告退。”

    心软一下,却是给了奸佞之徒登堂入室的良机,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罪臣耿南仲,拜见陛下! 老臣还以为,这一生再也见不到陛下了!”

    耿南仲进来,蓬头垢面,衣衫破旧,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花白的须发让赵桓心里一酸,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东京城几月的煎熬,确实是恍然如梦,生生死死,不过是覆掌之间。联想起旧日师生间的恩情,赵桓强硬的表情也装不下去,他叹息了一声,摆摆手道:

    “耿相不必多礼,来人,给耿相看座。”

    一切都是熟悉的剧本,耿南仲却是最好的演员,他跪在地上,痛苦之色尽显。

    “陛下,老臣到了河北,卧病在床,再加上河北盗匪猖獗,金人游骑遮道也,老臣派出的信使纷纷被杀,老臣有负陛下圣恩,还请陛下责罚。”

    他鼻涕眼泪一起掉下,颤颤巍巍地用脏黑的手去擦拭,老态龙钟。

    “臣也曾劝康王殿下进京勤王,奈何兵士孱弱,难以调遣,偶能成行,都被金人一冲即溃。老臣也曾催元帅府增兵于宗老将军,陛下,臣有负所托,臣罪该万死啊!”

    “好了好了,耿相快起来吧。”

    看着眼前形如乞丐的耿南仲,赵桓颇是无奈:“既然如此,朕就免了你的罪责,快些就座吧。”

    “耿相,你和振都是劫后余生啊!”

    赵桓看着耿南仲,感叹不已,原来责备、甚至贬斥的念头烟消云散。

    “耿相,你有所不知,金人围城时,朕在这汴梁城中,每日里心惊肉跳,度日如年,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如今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不堪回首啊!”

    两人说了几句感慨的话儿,耿南仲立刻,转移了话题。

    他再不凸显价值,也许赵桓回去,静夜一思,他就得退位让贤了。

    “老臣从河北而来,一路之上,尽是歌功颂德王松之声,其人有大功于我大宋,如天神下凡,让人既惊且叹啊!”

    耿南仲的话传入耳中,赵桓面色马上一沉,他耐着性子说道:“王松解东京城于倒悬,击退女真大军,于朝廷有大功,百姓欢呼雀跃,也是人之常情。”

    赵桓细小的表情变化,被耿南仲看在眼里,他这个弟子刚直易怒,有时候又有些心胸狭窄,自己又如何不知道。

    他明白自己眼前还扳不倒如日中天的王铁枪,他只是想达成自己的目标,留在中枢,让赵桓觉得离不开他。

    至于和王松的较量,只要留在政事堂,有的是机会。

    “官家,我大宋百年,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如今到了王松这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宋之将倾,功勋卓著,以至于从一介草民,登堂入室,成了天子重臣。”

    耿南仲忽然话头一转,让赵桓猝不及防。

    “可官家想过没有,大宋天下,军民只知有王松,而无君王,老臣见之,深为忧之。”

    赵桓眉头一皱,似有所思,他顿了片刻,轻声问道:“以耿相之见,却该如何?”

    耿南仲心头一宽。只要皇帝还需要他的建议,他就能凭着余荫,再度发光发热。

    “陛下,康王殿下回朝,正在殿门外候旨。”

    宫人进来禀报道:“康王跪在殿外,赤着后背,缚有荆棘,说是来负荆请罪。韦贵妃在旁跪下作陪,说是为康王殿下请罪。”

    赵桓不由得微微一怔,轻轻摇了摇头。

    “让康王和韦贵妃进来,朕在殿中等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