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9章 太学(四)(2 / 2)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棍,实在是荒谬绝伦,令人扼腕叹息啊!”

    王松点点头,看来这几位都是少有的明白人,爱国志士。只是朝廷积重难返,不知道自己的一番努力,能否有所作为。

    “各位也不要太过悲观,如今战端已开,别无他法。只有万众一心,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金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只有牺牲到底,抗金到底,惟有牺牲之决心,才能直捣黄龙,博得最后之胜利!”

    “好一个“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若是如此,何惧北虏!”

    陈东在案几上狠狠捶了一下,兴奋不已。

    “北虏谓我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一旦南侵,结果必为屈服。朝廷大臣大都谓战则亡国,和可偏安,徐图恢复,其实都是屁话!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北虏欲壑难填,狼子野心,乱我中华、灭我中华之心不死,王相公此言善矣。唯有死战,方可救国!”

    “听闻朝廷要王相公专承练兵之责,如此一来,朝廷幸甚,百姓幸甚!”

    王松点点头,沉声道:“如今之计,在下也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朝廷和百姓!”

    花想容嫣然一笑,轻声道:“王相公,如今苍蝇已经飞离,屋中都是忠肝义胆之人,可否赋诗一首,以勉慰各位胸中豪情?”

    终于还是扯到了诗词上。王松无奈,摇摇头,沉思了一下,上前来到桌几旁,提笔写到: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王松出来时,偌大的整个太学中寂静一片,人人都似缩回了房中,路上竟无一人。

    “相公,咱们在前面舍生忘死,感情在这些大头巾的眼里,屁都不是?”

    牛皋摇摇头道,跟王松呆得久了,他也学得文绉绉起来。

    “大宋百年以文治武,要改变这些士大夫的看法,简直比登天还难!”

    花想容和王松一起离开,她和这些士大夫,太学生经常打交道,对于这些士大夫是什么货色,自然是比谁都心里敞亮。

    王松点点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宋读书人地位之高,历朝未有,想要打破常规,等于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谈何容易。

    “汉唐雄风,国家文武兼备,武备更是高于文风,以至于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文如李太白、高适之流,也想投身疆场,建功立业。可惜到了本朝,攘外必先安内,自废武功,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王松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幸好东京城没有陷落,国祚尤在,只要咱们厉兵秣马,卧薪尝胆,编练新军,总有一日,能唤起百姓的血气,即便这些大头巾,也会被我等改变。”

    牛皋摇摇头道:“相公,希望如此,不过以小人看来,本朝的这些士大夫,是病入膏肓,难以改变了!”

    王松苦笑道:“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三人一路前行,直到走到了太学大门口,才发现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白衣飘飘的太学生。

    “这些人要作甚,难道是要和相公你在诗词上一论高下吗?”

    牛皋看到大门口如此多的太学生在此等候,不由得心里有些吃惊。

    “相公,看样子,这些人好像是在等候相公,却不知又有何事?”

    花想容也是摇头,这些太学生如此大的阵仗,除了面见天子时,好像她还没有见到过。

    “恭迎王相公莅临太学!”

    整天的声音响起,让王松吃了一惊。

    这些太学生在门口等候,到底是在送客,还是迎客?

    “王某见过各位!”

    王松肃拜,一揖到底。

    “王相公来到我太学之中,匆匆片刻,便要离去,这其实我太学待客之道。”

    当先一名官员迎上前来,肃拜道:“还请相公重新入内,在我太学之中登坛讲学,留下墨宝,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王松无奈,只有苦笑道:“恭敬不如从命,看来在下只能献丑于各位之前了。”

    事到如今,他也只有硬着头皮,重新登堂入室,和这些太学生们来一次亲密接触。

    不过,趁着这个机会,可以给这些人提前打点预防针,不至于将来误国误民。

    花想容告辞离去,牛皋却是苦了一张脸,刚才只是十来个人,他已经是如坐针毡,如今面对上千派学生,他岂不是更是难受的要死。

    看来这一趟,真是上了王松的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