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9章 二士(2 / 2)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可能随后就到,这二人负责点检医药饮食,其他的事情则是不会干预。”

    “陈兄且请坐下!”

    王松点点头道:“难得圣上还惦记军中这些琐事。”

    陈东和欧阳澈都是惴惴不安。陈东虽然以前和王松经常来往,但那时候他还不是王松的部下。时移世易,如今要作为下属,自然要摆正姿态。

    “两位都不必客气,能和在下共事的,毕竟都是一身正气,臭味相投!”

    王松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沉思了一下道:“二位在我宣府司,暂且担任干办公事一职,等北伐结束,本官再向朝廷奏情,论功行赏,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二人大喜,一起站起身来,肃拜道:“全凭相公调遣!”

    欧阳澈更是朗声道:“小人跟随相公,只想驱除北虏,复我故土,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事,绝不会让相公为难!”

    王松轻轻拍了一下桌子,点头道:“果然都是家国天下的志士,本官没有看错人!”

    这二人现在在自己的麾下,恐怕不会在发生历史上被赵构所害的事情了。而宣抚司有了这二人的奔走,自己也能轻松一些了。

    “相公练兵之法,实在是冠绝天下,小人佩服之极!”

    欧阳澈由衷地说道:“刚才进来时,看到相公训练的新军,果然是军纪森严,彪悍威猛,只有此虎狼之师,才能对抗女真人!”

    “欧阳兄有所不知,你所见到的新军,除了那一千骑兵,其他的都是入伍半年,还要经过实战才行!”

    王松摇头道,但神情间却是颇有些傲气。 半年已经足够,三个月也敢与强军交锋。

    几个人喝茶聊天,慢慢地熟络了起来。说起来,这里面也只有欧阳澈一个新人,其余的都是王松的老熟人,说话也就渐渐地放开了。

    众人针砭时弊,谈古论今,慢慢的谈到了当前的国事上来。士大夫的无能,武将的庸陋,官军的腐烂不堪。

    王松轻轻点了点头,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为群分。这些人所谈都是国事民情,却没有青楼诗词,瓦肆勾当,果然是一群“臭味相投”之徒。

    “完颜宗翰率兵攻太原城,童贯此贼弃城还京,独留王总管与张孝纯守城。王总管统领宣抚司兵,与张知府率全城军民死力护城,宗翰攻太原二百五十余日不破,金贼死伤惨重。王总管扬名天下,可谓壮哉乎!”

    陈东说到这里时,脸上的神色已经变得十分凝重。

    “太原城破,王总管拔刀自刎,随王总管苦战的太原军民,或自刎,或互刺,全都自尽于阵前,无一偷生。完颜宗翰恼羞成怒,拍马践踏王总管尸身,并令金兵将王总管剁成肉泥,其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

    马扩摇摇头道:“太原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百姓尸积如山,海内白骨累累。女真人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

    “北地烽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朝堂依然夜夜笙歌。”

    陈东肃然道:“小人等投身宣府司,在相公挥下效力,自是望光复河山、收复旧地、驱逐北虏。”

    “不只是收复失地,驱除北虏!”

    王松摇摇头道:“自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我中原北地便失去了障碍。北地游牧民族轮番南下,烧杀掳掠,我汉人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王松话未说完,欧阳澈已经接上道:“相公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乎?”

    王松冷然道:“也不止是燕云十六州,封狼居胥,马踏燕然。皑皑雪山、千里草原,这才是我汉儿铁骑纵横之地;北海南洋,碧波万里,凡是我中华文化传谕之地,皆为汉土。本官一定不负各位重托,让这些蛮族知道我堂堂中华,不但有中华文明,也有赳赳武夫!”

    众人都是目瞪口呆,欧阳澈更是轻轻唱了起来。

    “批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

    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歌声虽然不大,却是激人心魄,王松也是心中肃然。

    这是2000多年前,东汉帝国的军歌,如今听起来,也依然是慷慨激昂、热血沸腾。东汉帝国的士兵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出塞3000里,重创北雄楼,吓得单于连夜逃遁。

    过了一会儿,陈东才幽幽说道:“真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我汉唐雄风。”

    王松眼神坚定,低声回道:“少则三五年,多则不到十年,各位一定能看到我中华之崛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