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7章 兴业(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守祖风,留遗汴梁”的优厚待遇,并赐予他们十七个汉人姓氏,其中主要有七个大姓:赵、艾、李、张、石、金、高,还包括出自张姓的章姓,总共八大家族。其中,被赐予的赵姓,在当时属于国姓,可见宋朝皇帝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自此,这一支犹太人就定居中国,繁衍后世。

    犹太人乃是天生的商人,路遥称他们是欧洲的吉普赛人,不屑定居,四处流浪。

    两个犹太宋人看着眼前的精致玩意,一个个都是兴趣盎然,目不转睛,心里却已经在盘算,以怎样的方式和价格把这些宝贝卖出去。

    展厅里,几个口齿伶俐的伙计正在给前来拜访的客商们讲解着产品的器形和尺寸,以供客人选择。

    宋人富裕,前来观看的许多百姓,都是各自买了些爱不释手的玩意回去。从20银子的水杯,200银子的花瓶,再到500两的垂帘,各人都是欢天喜地,用尽囊中之物,这才尽兴而归。

    店铺前人山人海,邓世雄不由得心里后悔,带的东西太少了。

    一个来汴梁城的四川富商,一下子就买走了300个水杯,讨价还价下,花了5000贯钱,最后欢天喜地地离开。

    另一个湖广巨贾,无意中路过,一下子就购进了100多花瓶,花了足足上万贯。

    这个时候,邓世雄不由得又佩服起王松来。也不知道王松的脑子里装了些什么,竟然能造出这样巧夺天工的东西。

    一个圆领青袍、垂脚襆头的清瘦士子,和一个打扮相似,年纪稍长的读书人,一起走了进来。

    二人见了架子上的玻璃产品,都是十分惊讶,不停的端详样品,看的十分仔细。

    “两位官人,有什么需要问的事情吗?”

    伙计笑容满面,毕恭毕敬地说道。

    “兄弟,请问这种碗,所有做的都一模一样吗?还有其他大小吗?”

    年轻一点的士子拿着一个浮雕小碗,轻声问道。

    “是的,官人。所有的都一模一样。这种尺寸是正规的宴席用的,用来吃米饭、喝汤最好。还有两种尺寸,一种是儿童所用,一种是盛放菜品、或放水果。你看,这是样品,大小都是一模一样。”

    士子看到旁边的邓世雄,不由得脱口而出:“邓世雄,你怎么会在这里? ”

    也难怪他如此问。邓世雄乃是王松的跟班,王松不在了,想不到他却干起了商贾之事。

    邓世雄赶紧陪笑上前,毕恭毕敬地说道:“小人见过赵相公。”

    原来来的人,乃是大理寺卿赵鼎,赵若澜的亲生父亲。他虽然没有请帖,但却是不请自来。

    看到赵鼎看的入迷,邓世雄笑道:“既然是相公来了,在下就送相公几件俗物。”

    赵鼎摇了摇头,瞪眼道:“王松已死,你也不易,本官怎能拿你的东西。见到我家三十六娘,让她回家一趟,家里人都想她。”

    他是官宦之家,家财万贯,自然不会在乎这些小钱。再说了,王松已死,他又何必难为王松手下的这些忠义之士。

    邓世雄暗暗摇头。王松活着的信息,千万不能让这些人知道,否则还不知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先生,这门窗上的平玻璃你们也卖吗?”

    金有成仔细端详着架子上的平板玻璃,眼睛里面全是贪婪之色。

    一眼看到这玻璃,金有成便敏锐的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对于高丽国内那些官宦,富商巨贾人家来说,窗明几亮,干净易于清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噱头。

    再加上这些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碗等,只怕自己很快就会一夜暴富了。

    金有成乃是高丽王朝在大宋的驻外人员,虽然属于负责海外贸易一块,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华驻派官员。

    “官人好眼力!”

    邓世雄看了看这位宽袍高帽的高丽异族,解释道:“客人,这平板玻璃的确是本店的另外一个招牌。士子们平日里读书,书房里面光亮不好,长久看书,对眼睛不好。若是用上了玻璃门窗,光线充足,必定对士子益处不少。”

    “这碗碟、杯瓶之类不算难销。只是这平板玻璃却实在是新鲜,要用到门窗装饰上去,还要测试销量,所以急促不得。”

    金有成思考了一下,继续道:“我需要的货物数量较大,还是高丽异邦,都是这般好物,再给些惠让吗?”

    邓世雄笑道:“物件好坏,绝无坑蒙拐骗之举。贵方可以在装运货物前查验货物。至于价格,海上买卖,有半成的让利,不知可否?”

    两人谈的也算投机。一会儿就扯到了新产品上,倒是让后面的人都紧张了一下,怕被这夷人捷足先登,没有了货品。

    商家被告知,目前展示的只是部分产品,还有断断续续的新品会出来。看来这“雅藏轩”还真是颇有潜力。

    午后,商家已有了初步的合作意项。对于一个新品的上市,可谓是一炮走红,大获成功!

    许多产品,价格十分离谱,完全超出了众人的惊诧。一串手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