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2章 汉奸(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攻自破!

    听到这几个字,完颜宗弼眉头一耸,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以汉制汉,有时候,战场上的事情,可以通过战场外的政治手段来解决。

    时立爱,故辽大臣,报纸汉奸榜上的佼佼者,只是几句简简单单的话,就解开了萦绕完颜宗弼心头许久的困惑。

    金兵虽然在两河攻城略地,兵锋已经直逼黄河以南,但受到的阻击也是非同寻常,许多场胜绩都是惨胜,女真骑士死伤惨重。这也使得金人被迫起用更多的汉人、契丹步卒,南下的步伐也不得不放缓。

    尤其是太原城、大名府、东平府、包括河外三州,一个个都是硬骨头,难以下咽。若要一一攻克,只怕得搭上数十万士卒的性命。

    “赵佶胆小如鼠,胸无大志,刚刚登基,只求帝位之稳固。朝中士大夫,寡廉鲜耻之徒,多于忠心赤胆之辈,和议一出,满朝必主和者居多。王松已死,军心涣散,朝堂不安,纵有宗泽、李纲好战之流,也难阻和议之大势所趋。”

    “老相公所言甚是,在下佩服之至!”

    完颜宗弼点了点头,笑道:“宋室都是些没有骨头的窝囊废。宋皇小儿除了写诗作画、眠花宿柳,其他还会做甚。朝中一群大头巾,整日里就知道争权夺利,排挤武将,一肚子花花肠子,不能治国安民,只会千方百计算计人。好不容易出了个王松,还被他们挤兑的在东京城呆不住,最后落了个身死沙场。南朝不亡,天理不容啊!”

    “王松自以为自己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最后却只落得个“忠谬”的谥号,想起来真是觉得可笑。时相公,你说南人这些大臣,脑子里面除了银子和美人,是不是别的都没有啊?”

    完颜宗弼说完,和时立爱对看一眼,两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金人虽然在管理民生方面粗疏,但并不妨碍他们在大宋境内的捷报工作,许多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流入金人的耳中。这年头,可是不缺朝秦暮楚,见风使舵的“汉奸”。

    “南人这些士大夫,近200年来都是以文治武,这自觉高人一等的念头,可是刻到了骨子里头,想除也除不掉了!”

    时立爱摇摇头笑道,眼神里面却露出向往之意。南朝士大夫,大多看不起他们这些辽人故臣,称他们为“番臣”,北地汉人为“番人”。也正是这种文化和政治上的歧视,使得北地汉人对南人,始终存在不满情绪。

    好不容易出了个王松,人不分贵贱,地不分南北,没有任何的歧视和偏见,却在府州一命呜呼,南北汉人之间的隔阂又开始增强。

    谁知又出了报纸«警世钟»这种事情,比原来王松所做的影响更大,以至于北地的汉人不满金人的统治,人心浮动,蠢蠢欲动,时立爱这些“汉奸”们,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时相公,你是报纸上的“汉奸”,我是“国贼”,那就让“汉奸”和“国贼”一起,送给南人朝廷一份大礼吧。”

    听到“汉奸”两个字时,时立爱的瞳孔猛然收缩了一下。他尴尬地笑了笑,完颜宗弼说话,他有火也不敢发。

    他已经年近七旬,若是百年之后,被后人以“汉奸”之名铭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他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殿下,既可以朝廷的名义,对南朝发出求和的照会。至于其中的条款,则要仔细斟酌。此外,我大金朝也要在战场上发动攻势。和议桌上的东西,可是靠着战场上的厮杀决定的。”

    既然已经被宋人立为“汉奸”,那他这个“汉奸”,就要竭尽全力,协助金人灭了宋朝。如此以来,便没有任何宋人再说他是“汉奸”。只有整个宋人的疆域,处于金人的统治之下,再无宋金之分,他这汉奸,才能名正言顺,成为历史的贤臣。

    斑斑史书,可是由胜利者所写。失败者,是没有人同情的。

    “时相公不愧是国之重臣,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完颜宗弼点点头道:“南人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如今王松已死,咱们尽可以挥兵南下,绕开太原、大名府这些坚城固塞,兵临汴京城下。如此一来,恐怕赵佶小儿,又要开始惊慌失措了。”

    时立爱也是笑了起来。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个个都是心思缜密,既刁且贪,又能上马统兵,决战沙场。南人碰上他们,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时相公,我来说,你来写,咱们仔细斟酌,克日南下,兵临开封城。我倒要看看,赵佶小儿,能玩出什么花样!”

    他兄长完颜宗望当年没有攻下东京城,这个破宋灭国的壮举,还是由他这个四殿下来完成吧!

    时立爱斟酌自语,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气势磅礴的和文,完颜宗弼看了,在一旁啧啧称赞。

    “老相公真是妙笔生花。这和议到了赵佶老儿手中,必定是一番惊涛骇浪!”

    眼看着已经谈到尾声,时立爱拿出锦盒,放在了桌上。

    “殿下,这是老臣从市面上得到的一件稀罕物,今日就送给殿下,预祝大军南下摧城拔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