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5章 南迁(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陛下,当日东京城被围,我大宋几欲亡国,幸得王松从天而降,保得一线生机。”

    耿南仲缓缓而言,语气平静,娓娓道来,宛然苦口婆心的忠贞老臣。

    “如今金人大兵南下,直逼汴京城,统兵数十万,比靖康元年兵锋更盛。金人来去如风,围困东京只是旦夕之间。上一次还有王松前来救驾,这一次……”

    耿南仲并没有说下去,殿中的大臣却都心知肚明。

    上一次金兵围城,王松假借圣旨,吞并王襄部众,喋血东京城下,这才有了京城的安全。

    如今金人卷土重来,势不可当,已经过了黄河南岸,荼毒了京东两路,若是再来一次围困京城,不知道大宋还能不能逃出生天。

    李纲还不死心,不顾宇文虚中的劝阻,红了脸上前奏道:

    “陛下,若是真要迁都,莫若迁都长安,据山河之险以拒金人,另派重臣固守东京城,徐徐收复两河之地。请陛下三思!”

    “陛下,如今东京城人心浮动,朝廷若公然提出南迁之意,恐会加剧城中百姓惶恐不安。陛下,千万不可南迁啊!”

    宇文虚中也是硬着头皮,不顾赵佶的愤怒,走出来说道。

    赵佶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煞白。这二人一直在挑战他的底线,已经让他怒不可遏了。

    是不是这二人也如«警世钟»报纸上所说的那样,对自己有了异心。

    “恃其私智,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

    好大的帽子!

    “李纲、宇文虚中,你们千方百计阻止国都南迁,让朕待在这危机四伏的东京城,是要朕和大宋一起陪葬吗?”

    “陛下,臣绝无此意啊!”

    “陛下,千万不可以南迁啊!”

    李纲和宇文虚中跪了下来,频频磕头,额头青肿,连乌纱都歪到了一边。

    “来人,把这二人赶出大殿!”

    “啪”的一声,赵佶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摔在地上。

    “陛下,千万不可南迁,陛下三思啊!”

    “陛下,金人狼子野心,欲壑难填,千万不可以南迁啊!”

    李纲和宇文虚中被禁军向外拖去,二人犹自大声呐喊,余音传来,殿中大臣纷纷摇头,议论纷纷,均说这二人冥顽不灵,愚顽透顶。

    看到赵佶依然是脸色铁青,神色不豫,一旁的赵构赶紧上前一步道:

    “陛下,李纲、宇文虚中也是一片爱国之心,只不过不谙军情,不知形势所迫,朝廷迁都南下,也是无可奈何。陛下看在他二人一片忠心的份上,就宽宥他二人吧。”

    赵佶微微点了点头,朝中这些主和派百无一用,他还需要李纲他们,来制衡这些人。

    “朕也只是一时心急,忧心国事,并不会拿他二人怎样。各位卿家,迁都南下,这也是权宜之策。等到朝廷恢复元气,厉兵秣马,再图恢复,众卿……”

    赵佶话音未落,内侍已经慌慌张张地拿着军报进来,脸上神色慌张,仿佛有大事发生一般。

    “陛下,济南府、应天府加急公文,金人东路大军糜烂京东东路、京东西路,距离京城也不过百里,请陛下过目!”

    赵佶面色苍白,接过内侍手里的公文,颤颤抖抖打开。

    “曹勋,你给各位臣子念念。”

    赵佶神色恍惚,双目无神,像是病入膏肓的绝症老者,整个人都萎缩了下去。

    曹勋大声念了起来,声音洪亮,传遍整个大殿,读完之后,犹自余音袅袅。

    “白马津、濮阳三万禁军,一击即溃,金人南下,顷刻之间……”

    赵佶心头愤怒之极,尖声笑了起来。

    “朝廷养兵,银钱何止千万,就是三万头猪,也得杀几个时辰。士卒军纪涣散,一盘散沙,将领贪鄙无能、贪生怕死,全都是废物,没用的东西! 难道天真的要亡我大宋啊!”

    赵佶的话在大殿里萦绕,众臣耳朵嗡嗡作响,人人目瞪口呆,有人身体打颤,额头冒出汗来。

    若是靖康元年的故事重演,不知道自己等人会要遭受怎样的厄运,那醇酒美人、吟诗作词、花前月下,那些金银财宝、古玩字画……

    唐恪上前一步,肃拜道:“陛下深思熟虑,英明决断。金人来势汹汹,灭我大宋之心不死,就请陛下廷准,迁都南下,克日起行。”

    郓王赵楷也是上前肃拜道:“陛下,金人大兵压境,陛下九五之尊,身系朝廷安危,理当居于后方,指挥中枢,万万不可置身于险地。请陛下立刻下诏,迁都南下,以避金人兵锋。”

    赵构上前肃拜道:“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身负社稷,岂能和金人正面交锋。陛下可派宿将留守东京,与番贼周旋,陛下宜速速南下,以安万民之心!”

    赵佶轻轻点了点头,在这种紧要关头,还是亲儿子靠得住。

    赵佶正要开口,又一个内侍慌慌忙忙地跑了进来,看到其手上拿到的公文,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