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0章 苦涩(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朱琏端了热茶出来,还有一碟糕点。

    “爹爹,以孩儿之见,大体有两点。军政方面,提高将士待遇,主要是地位,在大宋境内提倡尚武精神。其二,抑制兼并,严惩贪污受贿,吏治清明,与此同时,给商贾和百业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赵谌侃侃而谈,赵桓夫妻对看了一眼,都不由得大为惊诧。

    更宽松的环境,那需要治安稳定,衙门官吏一心为民,更需要律法上的修正,来保障百姓的利益。

    只是这样一来,不是得罪了千千万万的在职官员,尤其是那些士大夫,一旦把矛头指向了他们,岂不是有违了大宋祖制,谁还来为朝廷卖命?

    “谌儿,你这都是从那里学来的?”

    “儿臣关心时事,经常看报纸,以前是«警世钟»,如今是«中华日报»。儿童看了大有裨益,感觉收获良多。”

    又是报纸,«警世钟»是华夷之辨,春秋大义,国家民族,«中华日报»则是论及民生,针砭时弊,剖析弊政,已成了年轻士子必读的经典。

    只是这报纸如此的愤世嫉俗,直指时弊,对大宋皇朝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你是说,公主和驸马并未同房,公主一直都是独居了?”

    睿思殿中,赵佶脸色铁青,盯着眼前的侍卫,眼里的寒色冰冷至极。

    自从和议谈成以来,他一直都忙于东京城的诸班搬迁事宜,皇宫、两府、各部、司,所要搬迁的东西实在太多,即便调集了宫中的卫士前来帮忙,依然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国之搬迁,岂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事情。在这种焦头烂额的乱局面前,谁知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黄秠出入青楼酒肆,放浪形骸,朝中早已传的是沸沸扬扬。皇室蒙羞,本来想教训一下女婿的官家赵佶,一番调查之下,却得到了如此震惊的一个发现。

    女儿柔福公主赵多福,自成婚以来,一直都是一个人独居。

    当初朝堂之上,为了斩断赵多福和王松的瓜葛,打击王松一党,士大夫们费尽心机,终于怂恿赵桓把早已“超龄”的赵多福,嫁了出去。

    而这背后的推手,除了士大夫们,还有以赵佶为首,赵构、赵楷等人附为帮凶的皇室家族的背后推力。

    愿望早已达成,但是带来的后果,却是成了皇室的丑闻,民间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百姓都说先有青楼天子,后有青楼驸马,长江后浪推前浪,大宋皇室果然是酒囊饭袋,藏污纳垢的圣地。

    “这不知廉耻的浪荡子。我大宋皇室的脸面,可是被他丢光了!”

    赵佶站起身来,在阁子里面缓缓走了几步,盯着远处的奇峰花木,似有所思。

    这艮岳,乃是他费心经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而成。靖康元年金兵围城,艮岳难复旧貌,繁华似乎已经一去不返了。

    “黄潜善还在洺州吗?”

    赵桓寿诞当日,黄潜善并没有来到京城,在参加完儿子黄秠的婚礼之后,他就去了洺州担任知州。

    果然,内侍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陛下,黄潜善是在洺州。如今那里已是金兵环侧,朝不保夕,形势颇为危急。”

    赵佶点点头道:“出使河东、河北的官员,有消息了吗?”

    内侍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赵佶皱了一下眉头,不满道:“究竟有何要事,如此吞吞吐吐,速速道来!”

    内慌了手脚,跪下道:“陛下,出访河东的使者来报,河东宣抚副使张俊只带了三千兵马回京。太原城剩余的宋军和完颜宗瀚大战一场,双方都是损失了五六千人。”

    “随他去吧。那么河北呢?”

    赵佶脸上起了一身红晕。无论如何,金人的伤亡,都会给他带来一丝快感。

    “朝廷的使者到了河北,刚一过黄河,就被扣在了开德府,今日一早传来军报,说是朝廷的使者被乱军砍了头,河北的谕旨也就不了了之。”

    赵佶沉吟了一下,轻声道:“宣旨,任驸马都尉黄秠为割地使臣,去河北宣旨和议割地的事情,克日起行,不得有误。”

    内侍赶紧站起身来应旨。

    众人都是走开,阁中只剩下了自己和心腹曹勋二人。

    “曹勋,朝廷马上就要南迁,朕想在南迁之前立下太子,你以为那位皇子堪当此任?”

    曹勋一惊,官家虽然是在征询意见,实则心里已经有数,那就是三子郓王赵楷。

    不过,在曹勋看来,郓王赵楷除了文章写的好,却志大才疏,并没有治国才略。康王赵构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为人过于阴沉,城府太深。五子赵枢醉心于书画多于国家政治,为人太过简单,不适合一国之君。

    其他的皇子年纪尚轻,天赋普遍平庸,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心里虽然这样想,曹勋表面却不敢表露出来。

    “陛下,郓王殿下才华出众,可以先代为国储,辅佐陛下,共理国政。陛下春秋正盛,可以先多观察他些日子。若是德行无亏,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