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5章 人间道(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魏大看了看两旁长凳上坐的众人,率先端起了饭碗。

    和其他坐着的人一样,赵桓、赵谌父子俩端起碗,慢慢吃了起来。

    一个浓眉大眼,看起来十三四岁的男孩,坐在魏大的旁边。他很快吃完了碗里的米饭,喝了一碗鱼汤,站起身来。

    “朱甚,吃完了没有?吃完了咱们一起去练箭。”

    男孩在赵谌旁边的长凳上坐下,似乎是在等待朱甚。

    “好的,魏胜,我马上就好。”

    赵谌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小心,别噎着。”

    赵桓皱了皱眉头,看了看旁边脸色稚嫩的魏胜,叮嘱着儿子。

    叫魏胜的男孩子虽然身材高大,看起来十三四岁,却只有十岁。他一家人都已过世,这里的其他人,都是他的乡亲。

    魏胜从小聪明胆大,为人又豪爽义气,很得乡人的喜爱。

    “朱甚,你怎么吃饭这么慢,跟个女孩一样。”

    赵谌吞下最后一口饭,赶紧道:“好了,别催了,我已经吃完了。”

    “朱叔父,我们去练箭了。”

    魏胜倒是颇懂礼数,向着同样吃饭很慢的赵桓说道。

    “去吧,小心些!”

    赵桓点点头。这魏胜年少英雄,是个天生做大事的人,只可惜生长在了这种地方。

    “嗖!”

    赵谌手里的羽箭射出,又是没有命中靶心,他遗憾地摇了摇头,甩了甩发软胀痛的手腕。

    “魏胜,今天又输了。想不到你的箭法这么高明,再过几年,恐怕就可以上阵杀敌了。”

    赵谌的话,半是羡慕半是实话。

    这魏胜比自己小三岁,个头却比自己还大,手上的力气也胜出自己许多。若是再过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肯定会越来越强。

    “我这不算什么。”

    魏胜从

    旁边拿起一把擦的雪亮的长枪,又开始舞了起来。

    “这里是楚霸王项羽的故里,我作为楚人的后代,距离霸王还很远。将来有一天,我也要像他一样,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做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宿迁,别称水城,古称下相、宿豫、钟吾,乃是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在宿迁县城中,项羽的故里“梧桐巷”犹存。千年以来,凭吊之人数不胜数,英气犹存,是以宿迁的百姓也以项羽为荣。

    “说到大英雄,咱们大宋也有一位,外号就叫“赛霸王”,王铁枪,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

    说到了项羽,赵谌一下子就想起了王松,嘴上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

    “你说的是王松王相公吧?”

    魏胜倒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他一边舞枪,一边说道。

    “王强公虽然英雄盖世,但他一定比不过项羽。项羽能举起千斤的巨鼎,王相公却未必能举得起来。”

    他收起了长枪,额头上都是汗珠。

    “不过王相公文武双全,七步成诗,天下人谁不佩服。和那些朝堂上的大头巾比起来,王相公简直就是神人!”

    赵谌想脱口而出,说他认识王松。可是他也知道,他的身份绝对不能暴露。

    “魏胜,你将来想做什么,不会一直待在这淮河边,打鱼种庄稼吧?”

    “当然不会!我要练好武艺,过一阵子,到河北去找王相公,投奔忠义军,金戈铁马,好好杀一杀番贼!”

    赵谌黯然摇了摇头,王松已经战死,魏胜的心愿,怕是无法实现了。

    还没等他说话劝慰,魏胜下面的话,却惊出了他一身冷汗。

    “王相公在河北,又举起了抗金的大旗。我要赶紧练好功夫,好到河北去找他。你也好好练,到时咱们一起去。”

    赵谌怔了一会,随即摇了摇头笑道:

    “魏胜,看来你在这呆着,什么都不知道。两年前府州一战,王相公已经为国捐躯,你现在又到哪里去找他。别痴心妄想了。”

    魏胜也是呆了一下,随即挠挠头,疑惑道。

    “不会吧,前几天我可是听人说了,汴河上还有忠义军的战船,听说都是王相公派来的,说是为了畅通运河,保护那些商贾。难道说,这不是真的?”

    赵桓吃完饭时,桌子上早已经没有其他人。他帮着端碗一起来到厨房,就要离开时,却发现门口的地上,有一张写满字的粗纸,倒像是他在东京城时看到的某份报纸。

    赵桓捡起了粗纸,果然正是以前的观物。报纸上还有一些淡淡的肉香味,看来应该是包了熟肉回来。

    赵桓皱着眉头,抚平报纸,一边走一边看着报纸。

    猛然,他的脚步停了下来,落在报纸上一篇文章的标题上,眼珠一动不动。

    “两河宣抚使王松率部下忠义军发动夏季攻势,收复三镇,金人死伤惨重,无奈退兵!”

    赵桓满头大汗,像是发呆了一样。他定了定神,赶紧把报纸翻过来,看起其他的部分。

    “忠义军大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