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3章 驳斥(2 / 2)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不起头来做人。”

    李若水面红耳赤,想要反驳,却是一时间语塞,找不出话来。

    杨再兴收刀回鞘,冷声道:“李若水,你若是对王相公不满,可以去问问城中的百姓,问问军中的士卒,公道自在人心。”

    “一群愚民粗汉,他们又懂什么礼义廉耻?”

    李若水不屑地摇了摇头,大声道:“王相公裹挟民意,做足了表面功夫,官家和朝廷自然比不过你。”

    “李若水,闭上你的狗嘴!”

    王松的眼神变得冰冷,声音也高了起来:“愚民粗汉,没有了他们,你吃什么,穿什么?没有我王松,两河早已经是女真铁骑纵横之地。百姓饥寒交迫,路死于途,田园荒芜,人人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何以来今日的片刻安宁?”

    屋中诸人都是点头称是。就凭着王松以一人之力,使得金人不敢肆意杀戮,烧杀抢掠,救活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也是功德一件。

    王松站了起来,指着屋中各人道:“各位贤达,你们的算盘打的很精,明知三京之地的百姓不会南下,你们既想把这嗷嗷待哺的百姓甩给我忠义军,驱虎吞狼,又想带走所有兵士,有用之物,如金银制钱、粮食辎重。你们对大宋朝廷可谓是忠心耿耿,对待我三京百姓却是何其残忍啊!”

    他手指指向了屋外,冷笑道:“南京的张俊、东平的权邦彦,许多人都已是整顿完毕,财帛金银、粮食兵器不知凡几。好一个“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好一个个大宋的忠臣良将。我想,汴梁城的诸位仁人志士也大概都是如此吧。”

    屋中之人,包括李若水在内,都是红了脸。军士护送粮草金银

    、以及愿意南下的百姓离开,自己等人则是尽一份本分。

    原以为王松刚才的话已经够尖刻了,接下来的话让众人一时都有无地自容之感,有些人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君不似乎人之君,臣不似乎人之臣,平日束手谈心性,临敌一死报君王。君王只是在乎个人安危,事急便以山河相让。士大夫眼中只有君王,而无百姓,成之则位高禄厚,失之则一败涂地。武将贪鄙自重,全无国家社稷之念。君昏臣庸,士卒孱弱、血气全无,这便是我大宋之现状。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怜可泣,只是苦了我大宋千万百姓。”

    王松来到李若水面前,冷声道:“李通判自恃刚烈清廉,于国于民何益?我忠义军中,任何一个忠肝义胆、纵横疆场、敢于和金人拼杀的汉子,也比你强上百倍。你又有何面目看不起他们,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的国之长城!”

    “李若水,你和张叔夜,秦桧等人扣兵不发,致使上万将士横死,你还有何面目在这叫嚣喧哗?你可知道,有多少忠义军的孤儿寡母想要你的狗命?”

    杨再兴大声怒骂。旁边的李若虚也是摇头叹息,不发一言。

    李若水脸色苍白,屋中之人都是鸦雀无声,气氛一时沉闷至极。

    半晌,宗泽才瞄了瞄众人,深施一礼,轻声道:“王相公,老夫惭愧,老夫原想独善其身,把京畿这烂摊子推给相公。现在看来,却是小人心计了。”

    王松还了一礼,语重心长地说道:“金人倾国来攻,还需我等众志成城,各出其力,方能打赢这场国战。在下言辞虽过,却是一片拳拳之心,望诸君共勉之。”

    赵鼎在李若水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李若水红着脸不时点头,二人语罢,李若水随即开口道:

    “王相公高谈阔论,让人耳目一新。王相公不妨说说,怎样才能留下来,带领汴梁城以及河南之地的百姓,一起对抗金人?”

    王松微微点了点头,笑道:“若要在下留下,守卫汴梁城以及三京之地,在下有两个条件。”

    几人眼光一对,赵鼎看向李若水,李若水红脸道:“王相公有什么条件,直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王松伸出一根指头,沉声道:“第一个条件,那就是留下一半的粮食,不能大军一南下,汴梁城的百姓就要挨饿,南京和西京也是一样。”

    宗泽几人再次眼神相对,都是点点头,李若水轻轻吐了一口气,点头道:“这一条我等答应,东京城也会给留下一万精兵,帮助相公守城。王相公说一下第二个条件。”

    王松笑笑,平静地道:“各位,这第二个条件就是,在下有一部下,现在汴梁城中为官,在下希望其能重归忠义军。”

    宗泽几人都是一愣,万万没想到王松的条件如此简单。几人的面色一下子缓了下来,甚至都挂上了一丝笑容

    宗泽不由自主地问道:“王相公,敢问你所要的乃是何人?”

    王松尚未说话,外面几人走了进来,为首一人,单膝跪地肃拜道:“王相公,小人岳飞,带领徐庆、王贵、陈广、岳翻等人,参见相公。”

    王松点点头,站了起来,正色道:“各位兄弟请起。多日不见,各位兄弟一切可好?”

    宗泽看几人谈笑风生,心头一惊。

    这不就是王松所要的人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