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8章 海军(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经不起大战?”

    李宝悻悻说道,表情很是不甘。

    “相公,你有没有想过顺运河南下,占领两淮之地此举不但可以恢复漕运,控制淮盐产地,还能占领入海口,建立海师,控制海上贸易。一举三得,又何乐而不为之”

    黄馨话音未落,回来述职的黄纵也赞道:“黄家不愧是海上巨商,对我大宋海外贸易可谓知之甚深。下官佩服。”

    黄馨脸上微微一红,还礼道:“妾身浅陋之间,班门弄斧,让各位见笑了。”

    王松赞赏道:“贤妹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真乃女中豪杰,天下的奇女子。你就不要谦让了。”

    沿淮水打通海路,不但可以接应黄师舜购买的船只过来,建立一直庞大的海河舰队;还可以控制密州板桥镇等天然良港,开展海上贸易。

    只要控制了两淮之地,淮盐便可控制在手,令他头疼的饷银问题,也可缓解许多。

    煮海之利,两淮为最,有“天下大计仰东南,东南大计仰淮南”之称。淮盐加上解盐,所产赋税可占大宋财赋的六成以上。

    只是如此一来,就要和金人及其“伪齐”刘豫正面交锋,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除了淮盐,两淮还是天下粮仓。淮南路漕运岁数约为130万石,加上备留的330多万石和上供的50多万石,两淮年产粮食可达500余万石,占朝廷的三成。”

    李若虚显然对粮产颇有研究,说出来的话也是有理有据。王松深深点了点头,看来这两淮之地,自己是得经略一番了。

    两淮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水稻、小麦、五谷杂粮在此均能种植。唐中期之后,两淮便是唐王朝的重要粮食基地。北宋社会安定,两淮人口大增,政府重视农业,兴修水利,两淮农业得以大肆发展,占大宋垦田总数的两成左右。

    黄馨打开眼前的册簿,皱起了眉头。

    “相公,这几场大仗下来,火药耗费甚巨。已经没有多少硫磺了。”

    “贤妹,此事我已自有分寸!”

    王松也是皱起了眉头。若是没有了硫磺,也就没有了火器。硫磺除了从南方购入,看来自己也得想些办法了。

    “贤妹放心,水师很快就会出动,顺汴河而下,打通运河和海路,从海外购入硫磺。”

    王松看着李宝,眼神凌厉了起来。

    “李宝,只有二十艘海船,你们就不敢和番子抗衡了”

    李宝脸色通红,马上站了起来。

    “相公,小人立即出兵,若不能打通海路,小人愿意提头来见!”

    “好!”

    王松轻轻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

    “不止是打通海路,你还要做几件大事!”

    他摆了摆手,杨再兴把他草绘的地图拿了出来。

    “你们几个过来一下。”

    等李宝和张横等人过来,王松在图上划了几个圈。

    “张横,李宝,这是涟水军,是出海口,要马上出兵控制,到时候船厂也建在这里。这样一来,徐州和出海口就都连起来了。”

    张横点点头,看了看李宝,郑重道:“李宝,这一路南下,可是需要水师战船运送了。”

    李宝赶紧抱拳道:“张都统放心就是。一切有水师的战船运送,辎重粮草,火器铠甲,包管误不了事!”

    “张横,李宝,涟水军驻军五千,占领楚州,控制出海口。”

    王松指着图上泉州和流求的位置,正色道:

    “水师一路出海,到了泉州,接了战船,然后占领流求,作为忠义军南下北上的中转,不必要挥军北上。”

    他手中的笔,又划向后世的琉球群岛。

    “流求和澎湖列岛,都可以停泊战船。流求岛上和琉球群岛上都有大量的硫磺,可以慢慢寻找。”

    第一次,澎湖列岛的概念被王松给提了出来。

    “李宝,这一次要全靠水师,你可要郑重其事,千万不可马虎!拿下了流求,给它取名台湾,到时你就是第一任台湾刺史。”

    李宝肃然听令,心情也是沉重。

    “不要因为流求岛和琉球群岛是化外之地,过不了几年、几十年,他们就会繁华富庶,咱们不去,早晚有人去占。”

    看到张横和李宝都是面色凝重,显然压力很大,王松放缓了口气。

    “一切都量力而为。朝廷和金人大战数场,损失惨重,他们的海师,恐怕已经不是什么威胁。”

    王松想起来历史上的海盗,提醒道:

    “听说福建、浙江沿海有很多海盗,朝廷海师都拿他们没有办法,可见官军之腐朽不堪。咱们有如此多的火炮,难道还怕他们这些破船不成”

    王松的一席话,让李宝脸色通红,人也变得激动起来。

    “相公,什么金人、海盗,小人都不放在眼里。小人就是担心,一旦和朝廷官军起了冲突,给相公带来不必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