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2章 泉州(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秦世由来到这些宋军水师战船前的时候,提举市舶司的军士已经和对方打上了招呼。从双方的交谈中得知,这些船只正是自明州溃散过来的。

    福建路只有三营水师官兵,时常兵不满员,基本上名存实亡。明州海战时,福建水师的船只基本都被韩世忠调集去了明州,大败后都随大宋朝廷停泊在舟山列岛,归逃亡海上的大宋朝廷支配。

    李宝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军士们上岸,补给淡水和蔬菜等物。过来查看的军士们,谁也没有怀疑这是盗匪或者金人的战船。

    历史上,直到绍兴五年,南宋资政殿学士李邴才上疏筹建福建水师,用于在对抗东南沿海活动的大批海盗。

    秦世由倒是对对方船上的火炮大感兴趣。对方军容整齐,军士个个黝黑剽悍,一看就是训练有素,泉州水师那几百个散兵游勇,歪瓜裂枣,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一些港口的商户,都是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战船,一些商户拿了糕点、肉食及地方特产上前贩卖,却被远远隔开,在岸上交易。

    看来,对方的水师军纪森严,和一般的大宋水师不太一样。

    “将军,明州的战事如何听说官家逃到了海上,番子焚了明州,又屠了杭州,在镇江和朝廷大军互有胜败。”

    自去岁冬日以来,金人攻城拔寨,攻略江南,先是围攻潭州,八日城破,金兵掠潭州六日,屠城而去。

    随后金攻陷明州,焚城,仅城内东南角数佛寺与僻巷居民略有幸存。金据守明州七十日乃北返。完颜宗弼引兵北上,至杭州,纵火焚掠,所获辎重陆运不便,遂取道秀州北归。入平江,驻兵府治,掳掠女子财帛,纵火焚城,光照百里,火五日始熄。

    韩世忠与完颜宗弼战于长江之上,韩世忠先胜后败,战船大量被烧毁,完颜宗弼侥幸逃脱,差点回不了北地。

    幸赖大宋水军将领提举海舟张公裕率部在台州附近海面阻击,使赵佶父子幸免于难,否则,只怕这朝廷已经乱了。

    “韩世忠率领海军巨舰,于江河之上和金人交锋,焉有不败之理。”

    李宝暗暗摇头。韩世忠所部皆是巨舰海船,海船无风不能动,笨拙难行。长江之上,小型战船和舢板小船才是王道,韩世忠败给小船居多的金兵,舟军尽毁,韩世忠仅能自免,也在情理之中。

    几个波斯蕃商上来,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陪同的通事翻译,说蕃商对船上的火炮很感兴趣,想要买上几门回去,愿意出极高的价钱。

    大宋的火炮已经由两河传到了南方,只不过因为王松的敝帚自珍,大宋朝廷手中只有小炮,而没有重炮。这些商人见多识广,知道火炮乃是利器,海面上海盗又多,于是起了买炮防盗的心思。

    毫无疑问,李宝拒绝了这些蕃商们的请求。火炮乃是国之利器,岂能随随便便就卖到大宋以外去?

    “都统,两河如今缺钱缺粮,布匹等物也是,不如好好的抢上一番,粮食和船,一并带走。”

    李壮看着泉州湾里停泊的上千艘海船巨舰,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心中起了贪念。

    “不得掳掠,忠义军的军规难道忘了吗”

    李宝马上黑起了一张脸。

    “你这一番抢掠,泉州城的百姓怎么办,以后谁还来大宋买东西,这海上的生意谁还敢做”

    几个大食商人急了,嘴里叽里呱啦说着,通事又是翻译了过来。

    “蕃商说了,愿以用大食良马换火炮,价钱可以商议。”

    “大食良马”

    李宝不由得一愣。

    大食良马产自大食地方,生长于干旱少雨地区,使得马的体质、耐力与速度都是非常突出。大食良马不仅很少生病,而且寿命也长。

    更重要的是,大食良马性情和蔼、聪颖,警觉性强,非常适于袭击和战争。

    前朝唐朝和大食怛罗斯之战,决定了西域的命运。唐军马匹众多,很多精锐部队几乎全员骑马,骑兵2-3匹马,步兵也能分到一匹驮马。大食骑兵数量虽然不如唐军,但却配备了大食良马,耐力冲击力极强,唐军根本无法比拟。

    最后唐军惨败退出西域,伊斯兰文明进入西域而汉文明退出。

    “若是想要火炮,请带良马来海州或胶州板桥镇,到时我方还会派军士护航。”

    思考一下,李宝还是没有透露流求的讯息。

    他相信,以炮换马的想法,一定会得到王松的支持。

    “海州,胶州”

    几个蕃商对视了一下,都是纷纷摇了摇头。

    “海州,胶州,现在还在打仗,我们若是过去,岂不是羊入虎口,没得活路,不行,不行!”

    一个大食蕃商用着生硬的宋话,径直向李宝说道。

    “现在还在打仗,等你们下次来的时候,就会安然无恙,平平静静了。”

    李宝自信地说道。只要一切顺利,率领着海军和水师,他就不信,拥有火炮之力的忠义军,还对付不了金人的海军和海上的强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