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讲武(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军官带领。

    刚一开始,赵师中还有些忐忑不安,几堂课下来,他已经安下心来,熟悉的其中的节奏,变得自信起来。

    “炮弹发射后,把炮膛中的火药残留物擦洗干净,一是安全,二就是降温作用,一共是两遍,绝对不能马虎,也不能改变。若是有一点火星或者高温,装药的时候就很可能发生爆炸!炮膛清洗干净后,把火药丝绸包放入炮膛内,之后压实,再放入炮弹,再压实,之后军官们,也就是你们,要用这个铁针,在炮膛的后面小孔上穿刺放入引信,之后点火。你们要反复操作,达到非常熟练,才可以出去教军中的炮手们!”

    如今,赵师中就这样自信满满的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炮兵操作规程»,正在对下面包括炮兵军官张学智,刘宏津在内的一众军官讲解着。

    “到了战场上,炮手们百姓按照火炮的操作规程来进行瞄准、装填弹药,一次小小的意外,不但有可能伤及自身,也有可能酿成一次大的军事事故,影响大军的成败!”

    炮科里的军官被学员们戏称为军校里的“高材生”,这是因为炮科报名的人多,刷下来的也多。

    炮科要考几何、三角函数等数学科目,虽然都是最简单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军官培训过后通不过,而最后能通过的,都是里面的“学霸”。

    尽管如此,步兵科的学员依然是信心满满,并且经常洗嘴里面口放狂言:火炮打得再猛,最后还不是我们步兵一刀一枪解决战斗!

    至于骑兵科,参加的军官最多,因为这一科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最少,一群军中的大老粗纷纷是蜂拥而上。要不是军校有明确的数量要求,只怕军校里面超过一半的都是骑兵军官。

    这也是,无论是步兵科、炮兵科、还是辎重科,别人手里的笔记厚厚一叠,骑兵科的两页纸就行。

    至于水兵科,因为主要使用的是火器,所以水兵科的军官也要接受火器的培训,同时又要学习相应的水兵知识。

    水兵科最为枯燥和严厉,军官除了要学习基本的火器知识,步兵训练内容,还有水上、海上训练内容,以及对火炮的维修,维护等。

    “到了水上或者海上,对于使用的火炮,若是经常擦拭,以确保火炮的干燥和不能生锈。但要一定要特殊密封,而且要经常检查,以防潮湿,影响战斗。”

    “不要用千里镜直接观察太阳,强烈的阳光经望远镜的聚焦,就像放大镜聚光一样,会灼伤你的眼睛;擦拭透镜片时,要用附带的绒布或其他柔软、洁净的布,不要用赃东西或者粗燥的物体!”

    自从河北有了玻璃工厂,忠义军中的军官便都配起了千里镜,也就是后世的望远镜,大小军官人手一个。

    “作为一名军官,首先是一名军人,军事训练水平是他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战场上,军官们要身先士卒,若是跑不动、打不动,那就是整个军官的耻辱。一将无能、祸及三军,军官们不要拿士兵们的性命,来做他们战场的赌注。否则,军官们就是全军的罪人,是世人的笑柄!”

    这些话,刚进“讲武堂”的第一天,王松已经和他们讲过,每个人都已熟记于心。

    每日红日初升,就可以看到一队队的军官在教场上喊着号子,整齐地奔跑。除了每日半天的文化理论课,还有小半天的军事训练,以确保他们的体能不能被落下。

    本来,这些军官就是军中的勇士,对于武力的考核,基本上都是小菜一碟。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相对于枯燥的课堂知识,他们更喜欢这样的军事训练,而各科之间的争斗也是异常的激烈。

    “卫国,你一定行的!”

    “李壮,别丢了咱们水军的脸!”

    李卫国拿着一杆包着棍头的长棍,戴上护具,走进了场中,和对面的李壮面面相对。

    教场上,其他正在散步、闲聊的学员,全部都聚了过来,来观看这一场晚饭后司空见惯的“海炮之战”。

    这样的比试,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赢得一方兴高采烈,输的一方则是知耻后勇。

    “李壮,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李卫国摸着枪杆,冷冷地说道。

    “李卫国,你们炮科是不是没人了,竟然派你出来,这不是找虐吗!”

    “大言不惭,先赢了再说!你们水军也就是在水上厉害,到了地面上,就是软脚鬼!”

    外面的助威声和呐喊声不断响起,“水军”,“炮兵”的助威声更是热烈。

    拼刺进行的非常激烈,李卫国一个不慎,脚下一个踉跄,已经被李壮一枪刺在了胸部,跌了出去。

    水兵科的学员们欢呼了起来,炮兵科的则是无精打采。

    李卫国沮丧地脱掉护具,炮兵科的学员们围了上来,安慰李卫国。

    一众学员纷纷散去,教场上又恢复了刚才的样子,三三两两散步聊天的学员,还有一些训练狂,正在教场上跑着,挥洒着自己的汗水。

    李壮志得意满,经过讲武堂大堂前,无意中看到李宝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