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兵变(上)(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寄托,皇子一个个地出生,道家终于被抛弃。

    在众人一侧的城墙地面上,摆着几十个血肉模糊的人头,其中一个,赫然正是枢密使王渊的首级。

    “苗卿家、刘卿家,陛下让我问你们,朝廷待你们不薄,你二人为何要枉杀朝廷大臣,带兵谋反?”

    赵构强制镇定,走到城墙边,凭着垛口,向下面看去。

    城墙下,密密麻麻,站满了持枪持刀的军士。

    “殿下,我等要见陛下!”

    苗傅举刀直向天空,后面的军士整齐划一,手举刀枪,一起大声喊了起来:“陛下!陛下!”

    赵佶冷冷地看了一眼赵构,轻声道:“看你宠信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都是微臣的不是,请陛下责罚。”

    赵构心惊肉跳,正要下拜,却听到赵佶说道:“扶我起来!”

    赵构赶紧上前,和曹勋一起,把赵佶扶了起来。

    看到赵佶在城墙边出现,苗傅立刻扔掉了手里的钢刀,和众军一起,山呼下拜,口中大声喊道:“微臣参见陛下!”

    赵佶微微点点头,尽量大声喊道:“各位卿家,你们有什么委屈,一一道来,朕一定会为你们做主。”

    “陛下,太子殿下信任奸邪,祸乱朝廷。汪伯彦昏庸误国,却忝居高位,不予流放。王渊无才无德,却因结交康履而得到枢密使如此的高位,实在是让将士们心寒啊!”

    苗傅说完,刘正彦也在一旁大喊道:“陛下,王渊误国误民,已被军士们所杀。宦官作恶,请太子殿下杀了康履、蓝圭、曾择三人,以谢三军。”

    曹勋在赵佶耳边轻声道:“刘正彦口中的三人,都是太子殿下的近臣宦官,平素出力不少。”

    康履、蓝圭、曾择三人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上前跪倒在地,人人面如土色。

    康履磕头流泪道:“陛下,就请你杀了奴才,以谢天下,奴才们死而无怨!”

    赵佶眼光转向了赵构,轻声道:“太子,你说此事该如何解决?”

    “陛下,康履等人忠心耿耿,虽有失德之举,大可以将他们贬谪流放。至于汪伯彦,可罢免为观文殿大学士、令其知洪州,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赵佶眉头紧皱,如此敷衍,下面的骄兵悍将们,岂能善罢甘休。

    “陛下说了,会将康履、蓝圭、曾择三人贬斥,流放海岛。汪伯彦谪贬为洪州知州。将军们,快快退去,回归军营吧!”

    果然,曹勋的话一出口,下面的军士大声喧哗了起来,并未退去。

    “陛下,今日臣等所为,都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杀掉康履等人,否则将士难以安心!”

    “朕知众将军忠义,朕任命苗傅为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至于康履等人,自有大理寺会审,众位将军,还是赶紧退去吧。”

    赵佶说完,已经是脸色潮红,上气不接下气。曹勋赶紧轻轻拍打,旁边的赵构也是连声劝慰。

    “陛下,若是只想升官,臣只要贿赂宦官就可,又何必到此,大动干戈?”

    苗傅冷声道:“陛下,请诛杀了康履等贼,臣自会请罪!”

    刘正彦也是大喊道:“请陛下诛杀康履等人,以谢天下!”

    赵佶面色铁青,轻轻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陛下,恕臣斗胆!”

    城墙上,浙西安抚司时希孟跪了下来,语重心长。

    “陛下,众怒难犯,若不除掉宦官,祸事无法平息。陛下又何必为了康履几人,而对抗诸军?”

    赵佶眼睛看向赵构,却没有言语。

    “来人,把康履等人用竹篮垂吊下城,交给叛军!”

    赵构看赵佶面沉似水,心惊肉跳,赶紧下令:“快快把康履三人交给叛军!”

    “陛下开恩,殿下开恩啊!”

    康履几人瑟瑟发抖,满脸都是鼻涕和泪水,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士兵上前,把康履三人捆的像粽子一样,分别装在篮子里边,撒下城去。

    “奸贼,你也有今天!”

    刀枪并举,血肉横飞,很快,康履三人血肉模糊,头也被砍了下来,摆在了城墙下的空地之上。

    苗、刘等二人四目一对,又在城下喊了起来:“陛下,太子失德,请陛下废了太子,另立皇储!”

    城墙上一阵沉默。赵构跪了下来,满脸泪水,磕头不止。

    “陛下,请你废了臣,以安城下将士之心。”

    人人闭口不言,过了一会,赵佶才叹息一声,缓缓开口。

    “曹勋,你告诉城下的将士,朕同意他们的请求,太子赵构德位不配,现免去太子一职。朝廷随后会下诏书,昭告天下。众军速速退去,不可在禁内噪杂,否则军法无情。”

    城头上的傲慢,反而让城下的军士们愤怒不已,局势愈演愈烈,众军鼓噪之下,苗傅脸红脖子粗,大声喊了起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