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萧关(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成公刚刚病逝,让人不胜唏嘘啊!”

    刘锡微微叹道,言语中有些唏嘘。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三月,宋军建起平夏城,郭成率部驻守。西夏人倾国来攻,自没烟峡连营百里,飞石激火,昼夜不息,集中全力攻打。郭成坚守城池,西夏兵无法越雷池一步,无功而回。

    次年,郭成大败夏军,俘虏敌军3000余人,缴获牛羊十万余头,夏主李乾顺震骇。

    郭成就是采取骑兵长途奔袭的战术,一举击溃夏军,占领了西夏的南牟会行宫及20余个堡寨,控制了这一块水土丰饶之地。

    “大哥,你就安心等待吧,李相公定会凯旋而来。”

    刘锜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

    “上万骑兵,如此多的火器,还有熟悉道路的军士引导,对付这些败军之将,没有什么意外。”

    刘锡点点头,目光又转向了眼前的萧关,嘴里有些迟疑。

    “九哥,你说咱们能攻下这萧关城吗?”

    “大哥,你说呢?”

    刘锜微微笑了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大哥的问题。

    “我如何……”

    刘锡半信半疑,猛然想起镇戎军烟尘冲天、一夜破城的样子,心里一颤。

    “九哥,莫非你是要故伎重施?”

    看到刘锜点了点头,刘锡心情莫名地轻松了起来。若是死攻坚城,不知道要费多少时日,丢下多少军士的尸体。有了这些火器,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大哥,看来你也知道这火器的妙处。”

    刘锜点头道:“大哥,下去准备吧。李相公已经把后面的辎重补给运上来了,多准备些震天雷,好迎接晚上的大战。”

    刘锡兴奋地离开,一旁的张虎上来,小心翼翼地禀道:“元帅,运送军粮的义民郑途等人到了,正在帐中等候。”

    尽管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过忠义军兵锋正盛,也知道了忠义军在平夏城大败西夏大军,但

    是亲眼目睹了忠义军的军容之后,郑途还是被震撼到了。

    军容齐整,军纪森严,大军如潮,扑天盖地,果然是百战雄狮。

    “两位,本官代忠义军所有将士,多谢你二人了!”

    刘锜放下文书,让郑途、陆道风二人坐下,沉思了一下,朗声道:

    “几次大战也下来,军中缴获的牛羊不少,还有淘汰下来的劣马,都可以交由你二人贩运。”

    郑途、陆道风二人心里一喜,一起站起来拱手道:“多谢刘元帅!”

    “二位,你二人忠义为先,郑员外又是王相公的座上客,我又岂敢亏待二位。”

    众人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刘锜轻声道:“你二人为大军转运粮草,花费巨万,忠义军进入西夏以后,青白盐、牛羊驼绒买卖,本官许你二人专卖优先之权。”

    “多谢元帅!”

    二人一起站起来,再次拜谢。

    “郑员外,你就不要客气了,你们转运粮草,功莫大焉,这是王相公亲自交代过的。”

    刘锜看了看二人的表情,微笑道:“西安州、会州、怀德军周边这么大的地方,官府宣抚教化,也需要信任之人。你二人可从子侄中各选出一人,听候任用。二位觉得如何?”

    二人心中大喜,一起上前施礼,郑途肃拜道:“小人等必定为大军鞠躬尽瘁,以报相公之恩!”

    “小人以相公马首是瞻!”

    陆道风也是颤声说道。

    刘锜点了点头,微微吐了口气。如今万事俱备,就看大军下一步的进军速度了。

    “爹,这么说,孩儿以后就是官军了!”

    忠义军的一处营帐中,郑世贵不安地走来走去。

    “这是元帅亲口说的,爹爹又怎会骗你!”

    郑途把身上的长袄裹紧了些,脸上也是有几分憧憬。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咱们郑家不缺银子,你只要好好做事,相信王相公亏不了咱们。至于这买卖上的事情,有爹照应,你不用费心。”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人生的命运实在是离奇。时势造英雄,以忠义军如今在北地的号召力,夺取江山,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不到他郑途出身微末,祖祖辈辈贱民一个,从来没有翻身的希望,如今却要从他的儿子起,改庭换面了。

    “那你有没有说,我要到军中效力,而不是到地方上?”

    郑世贵依然为自己是能否从军,而惴惴不安。

    “你就放心吧。就凭你爹和王相公的面子,刘元帅怎能不答应。”

    郑途笑道,眉宇间莫名有些傲色。

    “明日,你就可以到刘元帅的军中任职,你可不要让爹失望啊!”

    “爹,你就放心好了!”

    郑途点了点头,继续道:

    “刘元帅说了,为了保证粮草的转运畅通,会拨出1000马军,1,000步卒,来协助爹爹转运粮草等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