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颓败(2 / 2)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殿下,杨幺叛军人多势众,火器犀利,隔断大江上下。朝廷与之交战多次,势均力敌,只宜招安,不可强取。望殿下三思。”

    赵构微微点了点头。

    先是李纲,后是韩世忠,朝廷大军屡次征伐,都是无功而返,损兵折将。如此下去,对于军力并不富裕的朝廷来说,实在是折腾不起。

    四川的吴氏兄弟不就如此,二人虽然奉旨带兵南下,却在渝州作壁上观,显然是犹豫观望,伺机抉择。

    自从陕西与金人一场大战,西军一败涂地,四川就成了国中之国,军阀割据,也不是没有可能。

    “殿下,杨幺叛军对我大宋官员恨之入骨,他们认为杀人就是“行法”,劫财就是“均平”,一切都理所当然。殿下派人前去招安,怕会无济于事,需得另想他法。”

    李纲站了出来,忧心忡忡。

    义军由于对朝廷官员充满仇恨,他们焚官府、城镇、寺观、神庙及豪右之家,杀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及有仇隙之人。寓居鼎州的皇亲杜防、澧州知州黄琼、澧阳县令叶畲、桃源县令钱景、荆门知军事吴日方、江南著名僧人武陵文殊心道祥师、反抗起义的袁显、为朝廷充当说客的晁遇等人,都命丧起义军之手。

    这自然也激起宋廷的残酷镇压。钟相起义后不久,宋廷即任命“游寇“孔彦舟为湖北路捉杀使前往镇压。孔彦舟对抓住的起义士兵或砍手指,或割耳鼻,还在每人头发上插一根竹签,竹签上写道,“爷若休时我也休”,爷指的是起义军,就是说起义军投降他才撤兵。

    数

    年交战下来,双方都是死伤数万,尸骸如山。这也是李纲不建议朝廷招安的原因。

    杨幺叛军,可是比当年的江南方腊、梁山宋江强大多了。

    “李相公所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时移世易,杨幺叛军也早非当日。”

    汪伯彦走了出来,摇头晃脑道:

    “殿下,叛军虽是一时侥幸,但其内部也是人心浮动,心思各异。叛军首领杨么,自封大圣天王,自有城寨。其他的据点与水师,也都以地方势力自成一派,各自为政。叛军如今攻占的地方越来越大,也面临着分崩离析。再加上叛军之中,大多数人只是图个安稳。这些,都可以所加以利用。”

    义军之中,杨么自称大圣天王,并把四字写在大旗上以示身份。钟相的幼子钟义被立为太子,自杨么以下,所有人都要对他俯首称臣。义军政还设立职官,官员的名称、服饰、仪仗规格都与大宋朝廷一样。

    推荐下,真心不错,值得书友都装个,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杨么和钟义的居所也如宋朝皇宫一样称“内”,设有三衙大军。钟太子为显示高贵,在龙舟上摆设龙床、龙簟和金交椅,骄奢淫逸,早已不是当年朴实无华的那支义军。

    赵构赞赏地点了点头,温声道:

    “汪卿家所言甚是,以你之见,派何人前去招安?”

    赵构的目光扫过朝中大臣,所有的人都是再一次做起了哑巴。

    也难怪人人自危。前去招抚杨幺叛军,十有八九人头落地,傻子才会前去送死。

    千里做官,只为钱财,若是人头落了,那良田百顷、满屋的钱财、如花似玉的妻妾和红颜知己,又留于何人?

    赵构目光扫到老神在在的耿南仲和唐恪身上,终于停了下来。

    耿南仲和唐恪都是心惊肉跳。两人到了江南,已经遭到了闲置,形同虚设,宦海浮沉,本已经心灰意冷,再看到赵构的注视,二人一下子慌了手脚。

    “殿下,老臣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这招安的差事,还是另寻贤能吧。”

    赵构还没有说话,耿南仲已经站了出来,抢先说话,堵住了赵构的欲言又止。

    “殿下,臣才疏学浅,这等军国大事,非能者不足以托付,殿下还是另寻他人吧。”

    赵构微微一笑。耿南仲和唐恪一前一后,把他要说的话,全堵在了肚子里面。

    不过,他也没指望二人。这些人,在朝堂上耍耍嘴皮子、使个坏心眼还行,让他们去招安,谁知会不会半路跑掉。

    看赵构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李纲不由得心头发慌。他和杨幺等人交战多次,手上叛军的人命成千上万。他要是去招安,还不被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殿下,非是微臣不愿前去,实在是另有苦衷,殿下体谅才是。”

    李纲硬着头皮,上前肃拜道。

    “听说王松帐下,良臣数百、猛将千员。再看我大宋满殿之臣,事到临头,竟无一人可以托付。实在是愧对祖宗!”

    赵构摇头叹息,群臣寂静无声,殿中气氛尴尬至极。

    大宋养士百七十年,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士”的地位可谓高矣。只是如今朝廷用人之际,除去寥寥几人,大殿之上,满朝朱紫,全都闭口不言。

    士之蹈义而死,为国为民,在这些官僚身上,难觅踪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