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使者(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严明,没有纵情杀戮,否则夏地百姓必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依我看,王松此人对百姓还是有仁爱之心,此次和谈,或许还有几分希望。”

    没藏脸色缓和了些。忠义军秋毫无犯,从不骚扰百姓,对李乾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长此下去,西夏复国,希望渺茫。

    况且,西夏和大宋并无不看调节的血海深仇,王松并没有必要去赶尽杀绝。

    这或许也是李乾顺想要归顺的原因。

    二人正在私语,忽然前方一队骑士打马而来,全面的骑士大声喊道:“王相公到,闲杂人等回避!”

    紧接着,马队停下,一个士人打扮的年轻男子从马上跳了下来,笑容满面,向前而来,嘴里说道:

    “夏人使者,本官来晚了,还挺恕罪!”

    没藏杜思和任德敬二人精神一振,赶紧和宋人官员一起,向前几步,拜见王松。

    “二位,西夏本就是我宋室旧土。我军挥兵西进,光复失地,本就是天经地义,天道使然。这种战场上的事情,和个人无关。”

    王松朗朗道来,虽然表情平静,言语淡淡,但自有一番气势,正义凛然。

    “若是夏王愿意归顺我天朝,本官可以保证,西夏皇室可以世代富贵,朝廷自有米禄供给,子弟优者可以为官。”

    来到驿馆之中,王松开门见山,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旁边的岳飞越听越心惊。这几日,王松和他们谈的全都是如何攻打燕云,恢复燕云十六州。而对西夏的残兵败将,则几乎只字未提。

    没想到今天一上来,王松却开口就是截然不同的话题。

    没藏杜思苦笑了一下,王松如此的爽朗,倒是让他的左思右想也变得简单起来。

    “夏人开国,已近百年,祖宗之地,已然遗弃。”

    任德敬熟读史书,缓缓道来,颇有名家子弟的风采。

    “还望相公看在夏人百姓的份上,不要难为我夏人国主。相公有

    何提议,只管道来,在下等人会仔细斟酌!”

    马扩微微一笑,断然道:“两位使者,回去告诉夏王。只要他愿意归降,我朝自然欢迎。”

    任德敬和没藏杜思对看一眼,暗暗松了一口气。夏人亡国,余者惶惶不已,漠南天灾人祸,寄人篱下,不得已,要看别人的脸色。

    宋人知书达理,要求夏主举国而降,宋人虽然过分,但终究没有仗势凌人,和那些塞外蛮族果然不可同日而语。

    “相公,临行时我国主交待,只要忠义军能善待百姓,我主愿向大……忠义军称臣,生生世世愿为大宋臣子,永不相叛。相公以为如何?”

    这个时候,夏人使者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王相公还只是个相公,并不是所谓的九五之尊。

    “生生世世愿为大宋臣子,永不相叛。”

    马扩冷笑了起来,言语中充满了讥讽。

    “两位使者,夏主既然要归降我大宋,为何不亲自前来?夏主这是没有一点诚意呀!”

    没藏杜思二人都是脸上一红,心里面却是一安。看来宋军并没有想赶尽杀绝。

    任得敬心中宽慰,马上接上了话语。

    “王相公,马宣赞,夏主北狩,克烈部又是灾祸连连,其部落百姓,吃饱饭都不容易,就更不用说照顾我国主、皇室和数万将士了。国主心存疑虑,未能亲自前来,还请王相公见谅!”

    北狩!

    马扩微微摇了摇头。事到如今,还这般矫揉造作,当真是煮死的鸭子嘴硬。

    不过看样子,王松也不打算追究什么,拿李乾顺等人怎样。

    果然,王松缓缓开了口。

    “两位回去转告夏王,若他愿意回来,本官绝不会为难他,中华之地,他可以居住在任何他愿意居住的地方,所有夏人都是一样,子孙可以为官,与中华百姓无异。只要不谋逆,遵守律法,便不用担心。”

    没藏杜思有些失望,试探性地问道。

    “相公,你说的算数吗?我主愿意归顺天朝,难道没有封赏吗?”

    “封赏?”

    王松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在我宣抚司治下,任何人都得自食其力,自然夏王也不能例外。若是封王封侯,恐怕会失了天下百姓之心。”

    马扩故意道:“相公,夏主势穷来投,慕我中华文明,相公不如让其恢复李姓,赐其封号,彰显我天朝善意。”

    没藏杜思和任德敬连连点头称是,一起道:“马宣赞所言甚是,请相公恩准!”

    “恢复李姓就算了,本官并不强求。”

    王松沉思片刻,这才开口。

    “回去告诉夏主,若他忠心来投,封夏主为归顺侯,赏大名府或东京城庄园一座,但和其党项族众一样,虽为中华子民,都须自食其力,没有封赏封地。”

    没藏杜思和任德敬一起肃拜道谢。他们这些官员,全都是富可敌国,只要王松不追究,一切都好说。

    塞外苦寒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