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黎明(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黄师舜看着眼前的一切,也是感慨万千。

    继去年忠义军恢复燕云,平定北地之后,今年二月底,忠义军水陆并举,在一举击溃高丽西京金富轼的数万大军的同时,兵临开京城下,将高丽王王楷和满城军民,尽数困在了城中。

    高丽王王楷精锐皆失,不得已率皇室向岳飞投降。高丽的战事就此平息。

    “高丽本就是我中华故地,不宜严苛刑罚,所有法度,皆如中华。”

    王松点点头道。弹丸之地的高丽,本就是“小中华”,言语和文化上同宗同族,他还不怎么担心。

    “黄公,南方杨幺部的战事,进行的如何?”

    “相公,杨幺部已经退缩回荆湖,其部十几万大军土崩瓦解,我军几路夹击,秋日之前,拿下荆湖不成问题。”

    王松微微有些遗憾。对杨幺部义军,他主导以抚代剿,答应其部将领可以在新朝任职,部众解甲归田,躬耕乐道,谁知却遭到对方的无视。

    国家只有一个,需要的是大一统,而不是军阀割据,这就使得他不得不发动战争,来结束这一切的纷乱。

    “让吴玠、吴麟兄弟和杨再兴两面夹击,这个秋日,一定要拿下杨幺。”

    王松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轻轻转过身来。

    “大理段家还没有派使者前来?”

    问这话的时候,王松不由自主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来,不由得莞尔一笑。

    “是的,相公,大理段家还没有派人前来,或许他们只是在观望。”

    “观望?”

    王松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看向了自己的泰山。

    “相公一旦登基,南方杨幺一旦被平叛,大理段氏没有了背部屏障,相公名正言顺,大理皇室自然会前来纳降。”

    王松和黄师舜对视片刻,一起笑了起来。

    “相公,难道你真的打算用兵海外吗?”

    想起这些日子来王松的话语,黄师舜有些忐忑不安。

    “中国虽大,但比起世界,实在不值一提!”

    王松面色凝重,郑重其事。

    “历朝历代,每到末世,无不是人口和土地之争。我中华人口如今是八九千万,过不了年,人口就会翻倍,甚至数倍,到那时,与中华之地,难以维持如此多国民的需求。”

    黄师舜若有所思道:“这就是相公所说的,为我中华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不错!”

    王松重重点了点头,他不仅仅需要的是殖民地,而是大量移民,使那些地广人稀的土地成为中国人居住的地方。

    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中国之地。

    “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内战,我们要未雨绸缪,用兵海外,占领新的大陆,新的领土。遥远的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东南亚,将来都会插上帝国的旗帜,成为我中华之地……”

    王松的话让他目瞪口呆,尽管他不知道王松那些所说的陆地在哪里,但那一定是存在的、富饶的地方。

    “泰山,但是你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吗?”

    王松的话让黄师舜不由得一呆,说不出话来。

    最重要的事情,难道不是用兵海外吗?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

    王松似乎是自问自答,目光迎着东面,坚定异常。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但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持续不懈的努力,在教育上孜孜不倦,30年之后,50年之后,就足以改变这个时代,教育成新的国民。”

    黄师舜心头巨震,结结巴巴。

    “相公,什么样的国民?”

    “尚武爱国,服从国家意志,勤奋、节俭、勇于献身的新国民!”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于1717年颁布法令,强迫全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在位期间,一手创建了1800所学校,留给后人的,除了大量的金钱和士兵,还有服从政府、敬畏上帝、勤奋和节俭的人民。普鲁士的崛起几乎与国家干涉义务教育同步,并使义务教育成为国家的事务,而非教会和地方事务。

    建立令人满意的国民教育制度,强迫儿童义务教育,让德国走上了异于英法的发展路径——教育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也让这个“义务教育先行”的国家快速成长为19世纪欧洲大陆的头号强国。

    这也是王松目前所要着手的重点。这一阶段的战事已经逐渐平息,用兵海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义务教育当之无愧,要大力推行。

    “相公,你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只在两河之地,而且数量极其有限,想要推行到各地,恐怕还得你执掌牛耳再说。”

    黄师舜的话,又扯到了王松登基的事上。

    “除了义务教育,还要大力发展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全国设立银行;撤消行会组织,殖产兴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