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6章船千帆的大计划(2 / 2)  侠道修圣系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货币供应严重滞后,需要大量铜钱。而国内铜矿产量,一时难以满足需求。货币的紧缺,导致物价的上扬,铜钱升值高达30以上,已经成为影响维稳大局的不安定因素。大力进口铜,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因此清正遂行“滇洋并举”之策,从东邻之日本着名的铜产地长崎进口一定数量的铜斤,时称“洋铜”,以为补充。到康熙时,国内铜斤严重短缺,因此朝廷允准商人赴日本购买铜斤。当时称办理这种业务的人为“洋铜商”。

    “船帮”的兴起

    以介休范氏为代表的晋商,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主动找到了正俯,要求承揽这项业务。当时,由于从事对日洋铜贸易获利丰厚。范氏利用优厚条件和特权使采购日本铜的业务改归皇商垄断。

    晋商的“船帮”,自此形成。其船队便开始漂洋过海,赴日经营,前前后后从事对日贩铜贸易长达近七十年。而范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时船帮拥有十五艘左右,仅范家就有六七艘,往返于长江口和日本长崎之间,在对日贩铜贸易中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独占一半以上的进口量,获利极为巨大。

    成也洋铜,败也洋铜

    由于在中国的巨量采购下,日本铜矿供应无法维系,日本正俯下令限制中国的采购,并规定每年出口不得超过三百万斤。

    推荐:巫医觉醒手机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