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阴武,友乎?(1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出征大军返回途中经过周王室的地盘。

    国君姬寿曼按照以前的传统派人去邀请周天子前来阅兵。

    每一次晋国出征获胜都会邀请周天子来阅兵。

    周天子大多数时候并不会真的到场,只是会派出一些公卿代表自己。

    同时,晋国每每对外获得胜利,一般会挑选一些战利品送给周天子。

    在现如今,是因为晋国将周王室当回事,各个诸侯国才不敢过多扎刺。

    要不然,西周已经衰弱下去,一个“师”的兵力都组不起,拉出来也只是当啦啦队的料。

    空有名份,没有武力,哪怕现在还是个讲“礼”的年代,但是真没有多少诸侯国害怕周王室了。

    因为晋国的国策,基本上就是晋国在,周王室的颜面多少还能保存。

    等待哪天晋国没了,周王室最后一丝遮羞布也该被扯下来了。

    孔夫子说的礼崩乐坏,其实因为晋国的存在,真的还保留着一些。

    等待晋国没了,才是真正进入到礼崩乐坏的时代。

    “君上特意指定单公代天子前来?”葛存有些紧张了。

    关于国君要调查公子周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没多少人知道国君要调查公子周什么事。

    吕武作为知情者,需要跟人进行商量,伴随在身边的家臣也就葛存,肯定是会透露一些。

    “公室在外公子多也。”他比较不明白国君怎么会独独忌惮姬周。

    算起来,现任国君是公子周的堂叔。

    公子周的祖父是是晋襄公的二儿子。

    从世系上来看,国君与公子周是有血缘关系,但是挺远的呀!

    不是没有血缘关系跟国君近的公子在国外,没见国君对那些公子起了什么忌惮之心。

    只能说,晋室在国外的公子挺多,国君忌惮的是跟国内“卿”有联系的公子。

    另外一点,国君到现在都还没有子嗣,真的是一个硬伤。

    作为首脑,二十多岁,不缺女人,一个子嗣都没有,权力是得不到稳固的!

    部队停驻在“王野”。

    单公代表周天子过来。

    他带来了周天子的祝贺,还有几块不知道割下来放了多久的肉。

    在“鄢陵”战胜楚军的晋国上下正处于意气风发的时候,展露出了更为鼎盛的军容。

    军队摆开阵势,接受了周天子代表的检阅。

    作为“鄢陵之战”英雄之一的吕武,理所当然有自己的咖位。

    他看到单公端着盘子上来,眼睛视线扫过分别摆在三个案几上的牛、羊、豕(shǐ? 猪)。

    不是整只放上去? 其实就三颗脑袋。

    这是晋君姬寿曼装模作样地请示了周天子,获得同意摆出来的“太牢”。

    懂“礼”的一帮人有些蛋疼。

    其实只有“大礼议”才用得着准备“太牢”。

    也就是摊上大事? 才用得上。

    平时的祭祀有另外的一套礼仪规范。

    另外? “太牢”并不固定使用三牲,简约一些用牛就够了。

    在“鄢陵”获得胜利当然值得喜悦。

    毕竟? 晋国在“邲之战”输得很是难看,还让楚军饮马大河。

    楚国饮马大河不单单是晋国的耻辱? 也是周王室麾下各个诸侯国的耻辱。

    谁让晋国以周王室的保护者自居?

    最大的一口锅? 理所当然该由晋国来背。

    这一次获得“鄢陵之战”的胜利,国君在周天子代表过来后,估计是想用这样的阵仗来表示:晋国在寡人的领导下,再一次站起来啦!

    现在晋国再一次打赢楚国。

    等于晋国牛逼。

    单公虽然有些看不过去? 鉴于周王室需要来自晋国的庇护? 自己闭上嘴巴的同时,嘱咐其他人不要乱说话。

    晋军在“鄢陵”战胜楚军?

    实际上对于国家硬实力的增涨没多少,只是声望方面获得了挽救。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本来得到召唤走得拖拖拉拉的各个盟友,听到晋军已经获胜? 麻溜地加快了赶路的速度。

    只不过,急赶慢赶? 也就卫国和鲁国的部队过来,其余各个得到召唤的诸侯国还在路途上。

    全程见证了晋军与楚军交战过程的季孙行父以及孙林父? 一再派人催促自家国君,才有了鲁君黑肱和卫君卫臧来到“王野”? 赶上了晋国的耀武扬威。

    卫君卫臧的脸色非常不好? 不知道是赶路给赶的? 还是早就有病在身。

    按照传统,晋君姬寿曼献上了要给周天子的礼单。

    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就是一些缴获自楚国的旌旗,还有一些礼器,少量的兵器以及奴隶。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东西的数量不多。

    要是对个人,礼物算起来还挺可观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