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0章:俺们是霸主啊!(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魏相说道:“楚国一战丧师近十万,一岁不到便再出兵十余万。”

    他还没将攻打宋国的那支楚军算进去,要不就是历经“鄢陵”之败后,楚国还保持着对外用兵二十万以上的规模。

    这样算起来,晋国好像有点不如楚国?

    晋国历经“邲之战”的战败,缓了好几年才缓过气来。

    楚国却是刚经历一场大败,还能保持二十万大军对外征战?

    哪怕那二十万大军良莠不齐,能维持二十万人的长期征战,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样子,楚国的国力很强啊!

    而事实上,楚国的国力是挺强,只是君臣上下很难力气往一处使。

    这一趟出使跟智朔没什么利害关系,心里没负担,随口说道:“如此,事则易矣。”

    不用担心因为国内的事情导致鲁军和齐君从南方撤兵了吗?

    剩下的就是莒国的归属问题。

    吕武知道智朔很聪明,甚至聪明过了头。

    南方的局势发展是一回事。

    他们出使有什么使命是另外一回事。

    没有得到国内新的指示之前,怎么能够因为得知南方的局势,光想着躺赢,不去争取获得好成绩呢?

    吕武觉得智朔是真的聪明,某天不要上演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才好。

    他们继续停在“蔑”这个地方,配合季孙行父以及晏弱进行表演。

    从级别上来看,晏弱肯定不如季孙行父。

    毕竟,一个是执政,也就是卿大夫;另一个只是大夫而已。

    就是这么个年代,级别在很多时候比不上硬实力。

    如果级别真的管用,周天子也不用在王畿自娱自乐,众多公卿肯定也要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

    讲真话,周天子现在的作用也就是一个活体印章。

    各个诸侯国只有发生君主之位更替,才需要派人去王畿那边谒见,送礼物盖个章,获得周天子的认可。

    再来就是需要进行大礼议时,周天子派公卿来赐祚肉啥的。

    要不,平时谁还乐意去搭理周天子了?

    “莒国对齐国有恩,齐人不敢忘。寡君时时交代,不可使莒国受鲁国欺辱。”晏弱就是当着季孙行父这么说的。

    季孙行父有些没搞清楚今天是个什么阵仗。

    他来这边有些日子了。

    此前,晋人明显极力避免他们两拨人碰面。

    今天却是刻意安排在一起饮宴。

    晏弱讲的那个叫落地有声,深怕别人不知道“勿忘在莒”的旧事一般。

    让季孙行父比较郁闷的是,齐国对莒国有野心,只是这个野心是以保护者自居,不像鲁国的野心那么昭然若揭。

    鉴于作为正使的吕武对路过的态度很冷淡。

    副使魏相倒是显得彬彬有礼,只是每次谈到莒国的事情总会转移话题。

    打酱油的智朔对鲁国总有一种隐隐的不爽。

    季孙行父觉得自己真的是太难了,不止一次心里骂留守的贵族不干人事。

    “我有不同风闻。有莒国贵族拜访我(鲁国),言及齐国对莒国多有欺凌之处,国弱而不敢拒之,寻我(鲁国)以求庇护。”季孙行父反击了一句。

    晏弱露出了啼笑皆非的表情,问道:“请执政明言,此何人也?”

    季孙行父却是冷哼了一声。

    知不知道什么叫风闻和听说。

    无中生友,懂不懂?

    看穿就算了。

    当场拆穿,以后还要不要低头不见抬头见啦!

    季孙行父现在最忧虑的是晋国那边的态度。

    他之前还坚定的认为晋国不想失去鲁国。

    现在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

    只是,代表晋国而来的是吕武和魏相,两人的年纪都不大。

    国中留守贵族对吕武和魏相太过于轻慢。

    很难说两个年轻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心里不愉快,不顾国内老成持重的人,一些事先的交代。

    季孙行父越琢磨越觉得很有可能,一方面更加痛恨叔孙豹,另一方面开始思考怎么进行弥补。

    “执政若不指名,恐难以令人信服啊。”晏弱表现出了足够的攻击性。

    季孙行父撇了一眼晏弱,摆出一副“你级别不够,懒得搭理”的态度。

    他留意吕武的脸色,纳闷地发现吕武竟然是一副看得津津有味的模样。

    “齐人屡次赠予阴武厚礼。莫因如此,阴武不顾鲁晋之情?”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他还打听到不少消息。

    比如,吕武这支使团入卫国与曹国,一路走一路收礼。

    这当然不能用来证明吕武贪婪。

    不提吕武是晋国的上大夫,仅是以担任使团正使的身份,外出进行邦交收礼收到手软,哪个晋国的正使不是这样的待遇?

    简单的说就是,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