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3章:来啊,快活呀(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结果是遭到秦国的背刺。

    反过来联合义渠干秦国这种事情,白翟有尝试跟义渠人尝试沟通,派去的人直接被煮了。

    对义渠人来说,他们很开心地骑着马匹、唱着歌,人在家中玩耍,祸事天上砸下来。

    一声不吭跑来要摁着俺在地上干,干不成想握手言和?

    特么想什么呐!

    干!(一种谩骂)

    俺不但要干白翟,连无耻的秦人也要一块干。

    谁怂,谁特么是鳖孙!

    义渠觉得秦人无耻是有理由的。

    秦国先背叛白翟跟义渠言和,估计是觉得一家能干两家,不讲武德再次偷袭义渠,将战事演变成三方乱战。

    吕武满脸笑意地说:“如今三方会战,秦为三方最强,亦难以独吃两方。我方突兀加入必然得利。”

    跟白翟联合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当做是联盟。

    晋国是中原霸主国,又哪能像秦国那样跟异族联盟,只能算是阴氏想找个异族附庸,进行的一种小尝试而已,跟国家层面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当然……,如果局势必要的话,又能跟国家层面接轨啦。

    只是现在的人玩得没这么花,独有吕武可以那么不要碧莲。

    包括阴氏的两个“师”在内,拢共将近三万士兵的部队驻扎在大河西岸,清扫残余白翟的是齐军。

    吕武跟白翟联合又在打白翟这种事情?

    现在的异族并没有得到统一,他们是部落与部落之间形成联合。

    所以,吕武跟某个或某一些白翟首领达成共识,不代表整个白翟就成了阴氏的盟友。

    不独是白翟,像赤狄的某些部落成了阴氏的狗腿子,一样不代表所有赤狄跟阴氏就变得亲密了。

    诸夏玩“以夷制夷”这一套很久了,第一次是谁干的无法进行追溯。

    吕武只是捡起老祖宗的传统技能,因时应变地继续玩一玩而已,算不得是什么新花样。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老祖宗那么玩过,一些知道吕武在干什么的人,了解吕武在干什么之后,无不觉得吕武是在太会玩。

    不是他们无知,纯粹是想要获得信息的难度很大,也就不提什么传承延续了。

    等啊等,等来了智氏、范氏和解氏,以及落在后面的二十来个中小贵族。

    智氏来的是智朔。

    范氏来的是彘裘。

    解氏则是解朔亲自过来。

    那个彘裘是士鲂的儿子,跟士匄属于同辈。

    士鲂继续使用“士”来作为前缀,儿子却用了“彘”来作为前缀。

    可以理解彘裘是士鲂定下的接班人,未来会成彘氏的家主。

    另外一个,吕武是等程滑……,也就是那个非常头铁而又憨直的弑君者,是范氏程氏的家主。

    程滑的备份很高,跟荀庚属于同辈。

    荀林父那一代,程氏的程驩正式从范氏别出,程氏后来跟范氏分道扬镳,也就成了自主自立的一家。

    要是程滑愿意跟范氏攀亲戚,程氏当然又能成为范氏的一份子,关键是这个头铁娃不干啊。

    再则就是,士燮掌家的时候,范氏能多低调就想多么低调,不独程氏正式脱离范氏,连辅氏都是相同的结果。

    简单而又直接的说就是,范氏的士燮执行拆分了家族。

    如果士匄走自家老爹的老路,别出的彘氏也该慢慢被丢到一边。

    然而,士鲂没想脱离范氏,另一个别出的刘氏……,也就是士雃这一家子,顶着刘氏的前缀一样还是范家人。

    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吕武依然无法光从谁的前缀来分辨到底是哪一家子的人,需要深入了解才能搞明白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比如来之后找个机会凑到吕武身边的原初没自己介绍来自先氏,谁又能仅从一个前缀立刻知道是先氏的族人。

    “家主问候阴子安好。”原初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皮肤黝黑且留着一个山羊胡,眯起小眼睛看着吕武,又说道:“家主调任下军尉,已是阴子属僚。若有差遣,义不容辞。”

    吕武脑袋里闪过一排问号。

    嘛呢?

    正常的职务调动而已,怎么搞得像是在拉帮结派。

    再则,先屏从中军尉调任成为下军尉,是降职了吧?

    怎么搞得好像中了五百万那样开心。

    联想到迫不及待表示为吕武马首是瞻,先氏这是认为傍上阴氏这条粗大腿啦???

    吕武唱歌似得,说道:“行兮,渐兮,梧桐之木,安得美兮。”

    楚“骚”体哦。

    没听过吧?

    意思就是:俺这条粗大腿不是那么好抱,小伙子好好干,争取获得俺的认可啊。

    其余贵族也想跟吕武亲近亲近,却只能是在心里想一想。

    先氏至少有下军尉的公职,跟吕武算是有那么点关联。

    他们想巴结一下吕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