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0章:吕武在下一盘大棋(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一条路,才不在乎那条路到底多宽或多平整,许多路线也就允许人走,车辆无法通行。

    阴氏要的是必须能提供道路通行的道路,条件允许甚至要形成交通网,到时候其他家族从下达征召命令到集结完毕需要花一个月的时间,阴氏在交通网的支撑下也许只用花半个月就能完成集结。

    调动和集结是那样,封地遭到攻击多少时间之内能增援上去,阴氏在救援上也必然比各个家族的速度更快。

    修路这么种工程动用的人力物力会很大,得到的好处则属是更多,说是百年大计都不算过分。

    吕阳问道:“阿父,为何戎骑一万为限?”

    讲的是三年内,阴氏的骑兵需要达到一万的规模,却不征召超过这个规模。

    吕武不能随意应付,说道:“今时今日,虽有马镫、马鞍、马蹄铁此‘三宝’,马不高大、不堪重负无以支撑骑士身着重甲、马披挂,不为冲阵之骑,善侧击、游弋袭扰,不当主力。”

    事实上,哪怕是战马能够支撑起足够的重量,还要看冲锋速度、耐力等等方面。

    再来是,真的有突骑兵或具装重骑兵,还要现场判断合不合适冲阵,冲阵之后的性价比怎么样之类。

    说难听点,训练和武装一名具装重骑兵的花费可能足够武装起十名左右的步兵,具装重骑兵投入作战后只是发挥出十名步兵的价值都算亏。

    这是具装重骑兵在选员和训练上面的难度和周期,装备打造的困难,等等方面跟步兵的不相同。

    步兵花三个月基本也就能用一用,具装重骑兵需要至少耗费一年的时间,甚至可能更长。

    步兵给把武器就算完事,具装重骑兵光是战马就很难找到,别说其它的装备了。

    所以了,哪怕手里有足够数量的具装重骑兵,历来就是在关键时刻投入使用,没有统帅会在一开始傻乎乎就派上去冲阵打消耗。

    关于阴氏戎骑正面冲阵连步兵都打不过这一点,吕阳有在进行试验时亲眼所见。

    那是步兵列出阵势,看到骑兵冲阵没有慌乱自行四散为前提,骑兵撞上去顶多就是消耗步兵阵型的前端几排,砸出几道水花就被淹没了。

    说白了就是,骑兵更多是打心理战,吓得敌方步兵自乱阵型地乱跑乱窜,一旦敌方步兵散了,才是骑兵的收割时刻;如果敌军保持严谨阵型,骑兵冲上去就是一波流的消耗。

    吕武一再给吕阳重复的就是:游弋,袭扰,侧击!

    像阴氏现在的轻骑兵,一再游弋骚扰都要小心敌军的弓箭手,有机会顶多给敌军侧面来一下,剩下的就是欺负溃败之后的敌人,玩衔尾追杀这种活了。

    这也是现在军队的特殊性。

    特殊在什么地方?

    军队是各个家族为单位,平时士兵别的没干,专门在训练杀人技巧。

    他们能听懂各种指令,有着很强的自我约束力。

    导致的是现在的军队发生溃败,一般是贵族先怂再带着崩盘,士兵自行瓦解的例子相反比较少。

    通俗一点就是,现在的兵源素质比起后面那些冷兵器王朝在平均值上更强,没打就崩溃这种事情在小型诸侯国身上都很难看到。

    某些王朝的军队,强的可能极强,强到没有他们打不赢的局部战争;弱的则是开拔前往某个战区的半路,人几乎都要跑光了。到了战场,他们可能就是凑个人头数,不要指望能去冲锋陷阵,别看到敌人就崩溃算是烧高香了。

    吕武说道:“我家若占河套、代地,可增骑兵为五万。”

    那是阴氏领地需要为前提,骑兵的数量必然进行增加,否则很难保住那些地盘。

    吕武继续说道:“十年之内,一再针对秦国,若能灭之必不犹豫;向北则消灭吞并诸狄、戎,开疆拓土壮大我家。”

    其实想灭掉秦国估计会很有难度,哪怕是拉上晋国一再针对秦国,秦人最多就是向西不断迁徙。

    到时候,秦人跑去自己的起源之地,重新干养马这种有前途的事业。

    还有很多的因素,比如吕武很难将秦人西迁之后空出的地盘尽数拿到手,会是一种多家分割持有的现状。

    这种现实条件下,阴氏保有“阴”、“霍”、“吕”、“杨”、“原”这些地盘为基本盘,向北一再拓展需要面对的局面会更简单,同时还能让国内各个家族减轻对阴氏的敌意。

    在未来,阴氏实际上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开拓和经营北部,打崩打走白狄是第一阶段的目标,先完成与代国的“会合”再讲其它。

    这个代国现在很可爱,一点没有因为阴氏向北扩张产生警惕心,甚至有点欢迎阴氏进入北方。

    代国这么可爱当然是有其缘由的。

    他们并不与晋国直接接壤,中间还相隔着众多的诸侯国以及数量数不清的白狄部落。

    晋国的北面有白狄多部落,这一部分的白狄占地最广;另有仇由、鲜虞、鼓、肥,其中仇由、鲜虞是部落联合,鼓国和肥国则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