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2章:苦逼的国君(二合一章节)(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中行氏、智氏、程氏号令的权利一样,再一致碰上了小宗不听话的局面。

    “曲沃”一系玩砸了呗。

    才让公族变成现如今这般模样。

    国君要怪只能怪自己的祖先,其余什么话讲了不会有什么用还丢脸,改变不了公族当前是一片散沙的事实。

    吕武能大体上猜测国君的心情,自己讲实话则是被吓了一大跳,很庆幸没立刻干对赵氏嬴姓的取而代之。

    只看这一次动员的兵力,不看到底能够维持这样的兵力作战多久,不吓人吗?

    吕武很努力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自家动员两个“军(70000兵力)”会是一种极限,再多不是助力而是拖累。

    毕竟,是个活人就要吃饭,也不能空着两只手只会喊“Waaaaaaagh”。

    这一次,范氏动员的军队数量证实了一点,晋国内部以单个家族来算,范氏是当之无愧的最强。

    吕武还看出了一点,小舅子赵武抱上了士匄这条粗大腿,赵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选择以范氏马首是瞻。

    这是背叛吗?不能完全算是。

    吕武动动嘴,赵武成了晋国的“卿”之一。

    没有吕武推举,国君也会让赵武获得卿位,赵氏也没有从任何形式上跟阴氏结盟。

    要说背叛,赵武背叛的人是国君和韩厥。

    国君和韩厥是那么的看顾赵武,尤其以韩厥的付出最多,一度差点让韩氏被拉扯进深坑里面。

    接下来要是赵武针对韩氏做出一些负面举动,事情会变得无比有趣。

    吕武亲自送魏琦到家门口。他刚想找个地方清净一小会,有家臣来请示了。

    “主,此类公文发往‘雍’?”蒲元问道。

    吕武是秦国的执政哦!

    他人不在秦国都城“雍”那边,秦国的一些政务却需要盖上执政印章才能执行。

    这样一来,来来回回地倒腾公文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感谢现在是个做什么都属于慢节奏的时代,不是太过于紧迫的事情拖上一两个月真的无比正常。

    蒲元已经融入阴氏。

    吕武其实也需要蒲元的存在。

    曾经的郤氏太强,阴氏得到郤氏的“遗产”又太多,尽管从国家形式就是一种“左手倒右手”的行为,没有“内部”人员的帮助,阴氏其实对郤氏真的很难进行良好消化。

    吕武吸收郤氏原本的家臣会是一种低成本的良好选择,选择依靠郤氏族人的配合来进行消化才是傻透了。

    他会不会对苦成氏下手?答案是会,但绝对不会是近期。

    苦成氏是郤氏的一个小宗,他们现在算是完全独立状态。

    某种程度上,阴氏需要苦成氏的存在,用来考验内部的某些人,也是做给其余家族看。

    吕武看了看天色,吩咐了一系列的事情,带上合适数量的护卫启程前往宫城。

    今天是国君与众“卿”开大会的日子。

    他们会对很多的事情进行交流,决定晋国在接下来会干什么大事。

    吕武并不是第一个来到宫城的“卿”,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算起来,晋国国君与六“卿”已经很久没有凑齐过,是三年来的首次。

    开会的场合很正式,不存在什么闲杂人等。

    也就是其余贵族没有参加,没有寺人或宫女在场。

    中行偃先讲了讲近期发生的事情,话题集中在国际局势的变动上面。

    包括卫国和曹国的几次大小冲突,关于鄅国的一系列事情,陈国那边狗屁倒炉一大堆,郑国的局势变动很是令人眼花缭乱,宋国对晋国的述求,吴国那边的状况,等等。

    当然不可能漏了楚国,还是中行偃大讲特讲的目标。

    说起来比较诡异,过去的三年中没有爆发国战的各个国家,他们或大或小发生了内乱。

    大多数国家在晋国和楚国没有爆发大战的状态,他们与邻国不是矛盾加剧,就是出现了实质性的军事对抗。

    “我闻储君于‘唐’会盟顿、巢、赖、曾、番、沈、许、舒鸠。”中行偃说着自己笑了起来,往下继续念名单:“夷虎、钟离、干越、莒,亦往之会盟。”

    听着参与会盟的国家真不少,里面的唐、顿、巢、赖、曾、番、沈、许、舒鸠则是楚国碗里的“肉”,怎么都跑不掉的那种。

    夷虎、钟离、干越都是南方国家,或多或少跟楚国都有过战争,矛盾方面并不少,很难判断怎么会去参加会盟。

    莒国先干了吞并鄅国的事情,再跑去参加楚国召开的会盟?着实是太能作死了!又或者,他们知道大事不妙,想要赶紧抱上楚国这条粗大腿?

    中行偃就看向吕武,用责怪的表情说道:“莒乃是阴氏邦交之国,为何阴氏放纵莒投楚?”

    元戎嘛,有资格发出责难的。

    吕武说道:“我早言东夷之国多变,应分而食之。如灭其国,列国必不多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