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晋国又不行啦?(4K求订阅)(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有点活该,他们明明离“冯”不远,几年间却不知道郑国在“冯”这边搞了这么大的动作。

    不过,不独范氏对军事情报不重视,大多数家族,又或者是上升到国家层次,一般极少随时保持对敌国的情报刺探,轮到要开打了都不一定会对情报进行收集,

    这是春秋中叶所造就的时代特点。

    按照既往套路,两国要开战互相约个地点,再带着军队过去,展开堂堂正正的拼杀。这个才是套路流程。

    吕武看似在听着大家伙谈事,心里在想道:“是我带来的影响,还是历史进展本来就是这样呢?”

    他有点想多了。

    影响固然是有,大多数是集中在晋国的北境和西境。

    比如,本来会非常活跃的各种狄和各种戎,遭遇到阴氏的一再打击,变得消声灭迹了;秦国更是干脆被吕武掌握在手,不出意外根本没得跑了。

    如果历史没有被吕武所改变,去年就该发生“魏绛和戎”的历史事件。

    魏绛将因为“和戎”的功劳得到展翅高飞的机会,取代自己的族兄魏颉成为“卿”之一。

    当然了,吕武救了魏琦一命,不但改变了历史,也让魏氏内部的权力更替发生了变化。

    那个变化在于魏琦这一支……,也就是栎阳氏取代了令狐氏(魏颉)来主掌魏氏。

    另一个,因为“吕”地到了吕武手上,魏琦这一支也才成为栎阳氏,要不然他们该是吕氏的。

    吕武对晋国内部、北境、西境的影响很大,对晋国东面的影响也有一些,对南方的影响则非常少了。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郑国搞坚城是源于自身的选择,不关吕武的什么事。

    在“冯”陷落后的第八天,郑国使节真的来了。

    作为使节过来的是子弱,他是子产的爹。

    子弱过来就一个目的:求放过。

    没有列国君臣在场,晋君与众“卿”听取了子弱的投降条件,拒绝了郑国的投降请求。

    子弱一再哀求无果,又得到晋君姬周邀请郑君姬嘉会猎的告知,面如死灰地离去。

    在这一段时间里,范氏新的一个“师”已经到位。

    国君拒绝郑国的投降,一方面是郑国愿意付出的代价不足,再来就是士匄一再逼逼叨了。

    范氏需要证明自家一点都不弱,怎么可能终止对郑国的讨伐?

    国君则是知道楚军还没有北上,觉得不着急退兵的同时,需要继续打击郑国来彰显晋国的强大给列国君臣看,同时该有的收获一点都不能少。

    以晋军为首的联军开拔了。

    他们离开“冯”前往“索氏”,到达地方之后根本没休息,国君立刻让吕武展开对“索氏”的进攻。

    不想休息是一回事,需要打造攻城器械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他们对“索氏”的进攻实际上是一天之后。

    只有一点的时间,打造不出什么大型攻城器械,只是制造了足够的攻城梯。

    阴氏对城池的攻击是发生在卯时(7点),到午时一刻(11:15)就将“索氏”给拿下了。

    这么轻易就打下了?固然是吕武指挥得力和阴氏真心很强,再来就是“索氏”的城防设施一般,守军数量也不多的关系了。

    国君之所以指派吕武去打,主要还是想要获取一个开门红。

    由此可见,晋国内部对吕武“攻城大师”的认可度非常高。

    城池攻下却不是马上就走,该获取的收获肯定要搜刮的。

    国君跟众人一阵商议,留下吕武和阴氏的一个“师”在“索氏”,约定多久之后吕武必须带着军队跟上去,往一个叫“京”的地方转战而去。

    因为士匄的强烈要求,国君不得不同意“京”交给范氏来打。

    对于这一点,中行偃、魏琦和程郑不是没有意见。只是国君同意后,他们不好再哔哔。

    吕武花了两天的时间将“索氏”能搜刮的人和物全搜了个干净,花了四天的时间率军来到“京”。

    他们刚刚抵达,恰好是范氏攻进“京”的那一刻。

    算一算时间的话,范氏花了两天才将“京”给攻打下来,仅是效率对比肯定比阴氏差。

    士匄却是不以为意,公开场合提到阴氏攻城很厉害,范氏也在紧追而上。

    在接下来,轮到范氏的部队留在“京”获取收获,国君带着包括列国各部在内的联军继续转战。

    他们的下一个攻取目标是“郐(kuài)”。

    抵达目的地之后,卫君卫衎精神病又犯了,说是不能白来,请求晋君姬周将“郐”交给卫军来打。

    卫君卫衎带来了多少军队?他带来了一个“军(500战车,12500士兵)”。

    晋君姬周特别找吕武来问,道:“卫君衎向寡人索要攻打‘郐’权利,阴卿以为寡人应当作何回复?”

    吕武事先已经观察过“郐”的城防,又跑到地势高的地方远远观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