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8章:退休老干部(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智瑩偏不,看向吕武的同时,说道:“阴武为何不来拜访老夫?”

    指名了,再不搭理就不合适。

    之前,吕武已经跟智瑩确认过眼神,很清楚智瑩就是带着某种使命出现在“新田”的。

    智瑩是觉得吕武好欺负,给欺负上门了吗?

    没那意思,纯粹就是邀请合作一把。

    吕武笑呵呵地说道:“自然要前往拜访智伯,奈何诸事缠身。”

    老大爷,你想搞事,别拉上俺啊。

    有赵氏的人招呼,该进行一系列的致意与答礼了。

    其实吕武能大概猜出智瑩想干什么,无非就是来当和事佬而已。

    当然,那只是一种猜测。

    目前担任元戎的是中行偃,没有强硬的底气为前提,国君怎么可能让中行偃下台,换上一个强硬得起来的元戎不是自找罪受吗?

    范氏的士匄表现得太过于年轻气盛,谁都很难百分百把握猜准士匄的下一步会干什么。

    然后,中行偃和士匄的关系变得有些恶劣,一旦士匄和中行偃扛上,等于范氏与荀氏、中行氏扛上,到时候智氏和程氏必然会被拉下水。

    “若我所料不差,阴氏与魏琦必寻机推范氏上台。士匄为元戎,范氏乃是国中最强,烈火烹油无外如是。”智瑩心想。

    这一套在晋国发生过不少次了。曾经的赵氏、先氏、狐氏、荀氏、郤氏、栾氏,基本上都是被这么坑过的。有些家族被一坑直接没了,少数懂得迂回转进或激流通退得以自保。

    葬礼结束,智瑩亲自邀请吕武、魏琦、士鲂一聚。

    受到邀请的人没一个想去,智瑩却是玩了话术,邀请某某谁时就说会再邀请谁,这个谁以为那个谁会到场不好不去。

    智瑩先搞定了一个,后面的人也就更好搞定了。

    六天之后,到了聚会的时间,众人相聚到智氏在“新田”的宅院。

    老智家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有着一套严格的待客规矩,才不会在迎接客人的时候犯错误。

    智瑩刻意搞出了一种比较放松的氛围,选了空旷的待客场所,甚至还有乐师在场奏乐。

    不是什么“乐团”,奏乐的是师旷这位盲人乐师。他近十来年非常活跃,不断去阴氏那边找存在感,后来成了赵武的老师,慢慢变成国君“幕僚”或“顾问”的角色。

    吕武过来看到师旷在场,哪里看不出智瑩和国君勾搭到一块去了?

    魏琦和士鲂肯定也能看出那一点,他们跟吕武一样没做任何表示。

    担任元戎时期的智瑩压制国君,他们怎么会搅和到一块去?大人的世界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稀奇,上一刻还是生死大仇,下一秒也许就把臂(zhǎn)言欢了。

    尤其是对正治人物来讲,仇恨是个什么玩意?有需要连杀父仇人都能变成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平和的琴声由师旷来奏响。

    智瑩没有一开始就点出主题,以这个聊几句,对那个攀谈几句,讲的都是作为同僚时的一些趣事。

    有些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再提起,其实一点有趣都不存在,不提也就罢了,提起来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嘲讽。

    比如,智瑩刚才与吕武闲聊,聊到了吕武在智瑩麾下纳赋的一些事情。

    当时的吕武不过是一名“旅帅”,智瑩则是下军佐。谈到的事情是智瑩刻意让吕武立了什么功劳之类。

    有那么回事吗?有的。

    过了很久之后,一个成了退休老干部,另一个则是手握大权的“卿”,再讲这些是讨要情份呢。

    “老夫尤记得‘鄢陵’战后,阴氏夺粮之事。”智瑩自己说得笑呵呵,其余人多多少少有些尴尬。

    那是吕武的黑历史之一。

    他们打赢了楚军,面对楚军营盘内多到吓人的粮食,其余人或是建议烧掉,或者认为放着不管,仅有吕武想要搬回家。

    “鄢陵”离晋国有点距离,动用人畜之力那么远运送粮食,付出的成本远比得到要多,无疑是一种亏本的买卖。

    当时包括晋厉公和其余“卿”根本没掩饰,直接嗤笑或是调侃阴氏穷到那份上,吕武也太傻了一些才干出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等他们知道吕武将楚军丢弃的大部分军粮运去宋国,不是贩卖就是酿酒,又是一番调笑。

    “便是有你这般,方有阴氏之日啊!”智瑩说得无比感概,算是一种事后的赞美,对吕武持家有道的赞赏。

    没有后面这句话,较真的看下来,智瑩讲那段往事压根是在结仇。

    “上军将为‘卿’,亦是我之‘天下第一’,智伯所言不妥。”师旷不弹琴了,看似仗义地帮吕武斥责智瑩。

    这是在催促赶紧进入正题,还是这位盲人乐师在加强人设?

    师旷的人设很明光,尤其是与好多人的谈话,诡异地能传得到处都是。

    那可是私下的谈话,怎么能够传开呢?隐私何在!诡异之处就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