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0章:能干不能说啊!(4K)(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那个“柏谷”在哪?其实就是后面秦国建立函谷关的位置。

    “杨”地靠近“新田”的区域跟那边的地形很相似,不同的是那边山连着山,山区简直就是连绵一大片,并且还有一个大河“弯钩”挡着。

    想进入“秦”地当然不止有“函谷关”这个一个位置,晋国西北方向原属于白翟的领地就有大道,大河南岸的伊洛之戎也能进入。

    白翟的原牧场已经成为阴氏的土地。那边的山其实也很多,导致有着非常错综复杂的山谷地形,以军事角度来讲的话,能不选择山谷多的地形行军最好,要不然极易遭到埋伏。

    伊洛之戎那边的情况是,到处充满了各种林子,并且水面宽度在十五米以上的溪流着实太多,树林与溪流交错纵横搞得地形非常复杂,军队有的选绝不会进入那样的地形。

    所以了,能清楚到了战国之后,山东列国想要攻打秦国,为什么总是硬着头皮陈兵“函谷关”前面了吧?

    吕武对吕阳的回答并没有什么意外。

    这个是作为父亲的吕武早就向儿子吕阳进行“剧透”了,不止一次提到“魏”地那边的重要性,话题中少不了讲述在“柏谷”和“瑕”择地建造关隘的探讨性质。

    所以来到“杨”地的山谷区域,只要吕阳不是心不在焉,处于这样的位置再被提问,该怎么答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吕武再问道:“我家何时建造关隘,以何缘由为佳?”

    这个问题就有点不好回答了。

    无缘无故在封领建造关隘,不是明摆着告诉所有人,阴氏要搞事了吗?

    如果阴氏的“杨”地像范氏的“祭”地有个敌国在边上,造个关隘倒是显得很名正言顺。

    想了一小会的吕阳说道:“且待国君如何,国中大乱是否尤甚?”

    肯定不能玩“白翟复起”的那一套咯!

    现在的诸夏列国极少有害怕异族的存在,别说晋国强大起来之后别逮着异族打就算好了,一个个不开眼的异族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

    吕武挑了挑眉头。

    怎么着?晋国出现内乱一种是一种惯例了吗?不但各个列国总觉得晋国什么时候会乱一下,连带国内的“接班人”也有那种看法。

    吕阳问道:“父亲不使国中生乱?”

    阴氏有什么谋划呢?在有那种谋划为前提之下,注定是要搞东搞西,没事也要整出事来。

    吕武没有半点虚伪,说道:“为父为元戎,需率各家迫使楚国屈服,捍卫诸夏文明得以延续,仍为正朔。”

    不是假话。

    现在的情况是楚国没有真心诚意屈服之前,吕武绝对不允许晋国内部发生大乱,谁想搞事,就会搞谁。

    阴氏想“化家为国”没错,不等于要让楚国成为当今之世的唯一霸主。

    成了晋国元戎的吕武但凡有点智慧,该做的事情是携“晋国之力”将楚国打服,完成捍卫诸夏文明得以延续和仍为正朔的“成就”,可以的话就尽力削弱或肢解楚国。

    楚国变弱或遭到肢解对吕武很重要,如同将齐国直接掉,是一样的份量。

    吕阳要是不知道自己这个父亲最终想搞什么,一定会大声赞叹父亲是文明之光啥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晋国开始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国”,有捍卫文明的使命感。

    一代代晋人这种玩法,慢慢把自己玩得有点要出精神疾病,有那个能力去吞并弱国壮大己身偏偏不干,甚至还不允许列国互相吞并、

    以后世的历史定义而言,晋国这种做法是妥妥的“分裂派”,应该早死早超生的那种。

    然而,现在的人看来,晋国虽然霸道,有时候还很不讲理,风评上却是极佳。

    原因没有别的,弱国肯定比强国要多得多,他们害怕被吞并,晋国约束各国不得互相吞并,对他们有好处呀!

    吕武很小的时候就教导吕阳关于“大一统”的观念,并且一再强调要一代一代将“大一统”观念传承下去。

    一个人出发点的“全局”是什么,关乎到目光是否足够长远。

    吕阳则多少有点“歪”了,接受“大一统”的理念,出现了“时不待我”的思想,导致有一颗迫切想要搞事的心。

    他们换了个地方,来到一处“邦”。

    所谓的“邦”就是村庄,一般是作为农庄而存在。

    因为现在的社会结构,“邦”跟老毛子近现代的情况极度接近。

    也就是,封主就是贵族,他之下有一群狗腿子(家臣),再加上各种监工(士),去监督属民或奴隶进行劳作。

    在吕武对阴氏进行改革之前,山、河、溪、铜矿属于国君,其余哪怕是空气都是阴氏的财产。

    改革之后出现“租佃”这种制度,属民尽管只能留下三成,却是破天荒的有了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

    当前的季节是冬季,看不到绿油油的农田或一大片黄色麦穗,收割后的农田一片片白加黑,远远看着像是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