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0章:岂知有今日?(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了一些跟大队失散的秦人,从抓到的秦人嘴里知道大队在哪个方向,再追过去大多是不见秦人大队踪影。

    “西迁秦人约有五万,他们将进入豲戎的地盘?”吕武在看地图。

    这个豲戎是秦国的老对头了,双方从公元前七世纪一直打到现在的年月,后来秦国选择了东进的国策,选择对豲戎采取守势。

    逃向西边的秦人,他们推举了一名老秦公族为首领,丢下了大量的老弱妇孺,五万左右的秦人能拉出至少两万当做战士。

    两万的军队在诸夏这边,只要不去招惹有数的那些强国,几乎就能够逮谁揍谁。

    当然,以当前诸夏的战士标准,两万军队之中的大多数人作为士兵绝对属于质量不过关,打豲戎……,以之前豲戎能够跟秦国纠缠那么久,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吕武想道:“这些秦人是诸夏这边第一支向西迁徙的队伍吗?”

    史书上也没有相关的记载,哪怕是有记载也是诸夏王朝挥师向西开拓,被迫逃亡记个什么记。

    吕武已经给宋彬发去命令,进军陇右的同时,派人继续寻找逃亡状态的秦人,能够混进去则是最好。

    如果当前阶段汉国失去那些秦人的踪迹,以后也会不断寻找,找到了很大概率不会马上派出大军征剿,应该是紧盯着观察,需要时再进行征讨。

    到时候秦人继续逃最好,不逃则是收拾干净咯。

    “可惜了,我现在根本无力西进开拓,要不然那些秦人是很合适的开路先锋啊。”吕武喟叹了一声。

    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击垮了匈奴才控制住西域,某种程度上西域就是汉帝国打赢匈奴的战利品。

    所以说,汉武帝一开始未必有鞭挞西域的心思。而自他开创了控制西域的局面,以后的大一统王朝能不能控制西域,变成评价够不够格作为“帝国”的标准了。

    算是诸夏正朔的王朝,但凡有过强盛时期基本都会控制住西域,以此彰显“承前启后”的态度。

    赵宋?他们并没有完成大一统,中原旧地都打不回去,谈什么控制西域。

    如果不是以文化传承来定正朔,赵宋其实就是个南方割据势力而已。

    吕武将目光转向了地图的南边。

    地图上有好些个军事图标,红色箭头代表范军的行军路线,蓝色箭头代表楚军的行军路线,一些打“X”的地方则是交战所在地。

    汉军、荀军、晋军、宋军的行军路线会有其它颜色,以汉军、荀军和晋军的线条最多,几乎是逮着楚军在陈国那边玩捉迷藏了。

    地图上代表宋军的白线最少,他们遭到了楚国的诓骗,没有实力在野外跟楚军较量,只能打城池防御战,宋军的行动轨迹自然也就没多少。

    在“商丘”那边交战的范军和楚军都进入到疲师的状态,他们再继续拖下去,死伤方面绝对会日益增多,到时候哪一方赢了都只会得到一个惨胜。

    “君上?”解朔当然是经过允许才进来,发现吕武在看山川舆图,顺势走了过去,指着三戎盘踞的位置,说道:“王师败逃。”

    论起来都不知道该说是可悲还是可叹,总之周天子好不容易又能使唤诸侯了,诸侯多少也给面子凑出了一支大军,然后?硬要说有什么然后的话,狗屁倒炉的事情太多,总结就是王师败了。

    那些狗屁倒炉,包括处在兴奋状态的周天子以及一帮公卿瞎鸡儿指挥;发现周王室连作战都不会的诸侯或派去的代表心里暗自笑话的同时,干的事情是珍惜自家士兵的小命;周天子以及周王室公卿各种秀军事常识的下限,即便有想给周天子效命的诸侯,一看到他们是那模样,智商正常的诸侯就该抽身了。

    所以,前去三戎征战的“王师”不败而败,三戎则是得了个不胜而胜,不但过程是个笑话,双方战死或受伤致残的人简直就是摆在茶几上的杯具。

    历史上的烽火戏诸侯是编写的段子,说白了就是周王室不行了,诸侯编段子来加强自治的合理性,顺便再黑周王室一把。

    这一次,周天子跟诸侯又合作唱了一台大戏,可就不是段子了。

    经过这一次周天子的亲征,搞出了那一局面,要说产生什么结果,不止是不败而败,是周天子大实际上颜面扫地,诸侯恐怕没人会再将周天子当回事,并且不会再有下一次周天子召唤诸侯合兵了。

    吕武早知道周天子率兵征讨三戎会闹成笑话,说道:“三戎可有反攻迹象?”

    解朔却是说道:“今次亦见魏氏抵抗王师。”

    吕武眉头一挑,说道:“魏氏入蛮夷,已成蛮夷?”

    说的这个魏氏,是晋国魏氏全面被攻占前,魏绛安排撤向三戎地盘的那些。

    魏氏原本就跟各支戎人有联系,交情怎么样除了他们自己,外人也不会去可以窥探。

    解朔说道:“魏氏在,三戎不敢轻动。”

    讲的不是说魏氏压制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其实是魏氏隐隐有统率三戎的趋势,并且魏氏已经实际上成了四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