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3章:各自的心怀鬼胎(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等之盟,使此小人伎俩。”

    那什么,范鞅为什么来吕武这边,到底有没有将楚国派来使节的事情说出来呀?

    吕武理解韩起说出来是一种试探,露出了稍微诧异的表情,说道:“楚亦有使者前来,告知韩、范、荀欲与我悖盟,合楚、宋诸国之兵,行郑军‘沫’之故事。”

    那个“沫”有什么郑军的故事?就是郑军作为楚军的盟友,搞出了临阵倒戈的事情。

    然而,假的。

    楚国是有派使者来见吕武,谈的事情却不是那些。

    那位楚国使节来提的是休战一段时间,各自再从本国摇人,要打就打一场大的;另外就是谋求赎回被俘的楚军士兵,尤其是属于“左右广”的那一部分。

    韩起大声说道:“果为蛮夷!”

    尼玛!

    真的还是假的?

    一方面派人来俺这里提出联合起来一块坑汉国,另一方面却告诉汉王俺要坑他!?

    骚,果然还是楚人骚呀!!!

    吕武说道:“当下礼崩乐坏,楚人亦不尊周王室礼乐,使之然也。”

    现场有那么一个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个人就是范鞅了。

    范鞅来吕武这边没太复杂的原因,简单的来联络感情而已。他现在就想将“假父”与“假子”这层关系确定下来。

    有楚国的使节找到范鞅吗?有的。

    找范鞅的楚国使节讲了不少话,寻求跟范国的和解,为此愿意解决掉子产,再归还从范国抢夺的城邑,作为回报需要让范国一块对付汉国。

    范鞅没有答应下来,却也没有拒绝,礼送走了楚国使节。

    那么问题来了,士匄算是死在楚国手里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定义起来很是模糊。

    士匄的病是因为操劳国事,范国一直在跟楚国交战,他却不是直接死在楚军的利器之下。

    如果范鞅觉得自己的父亲是楚国害死的,那就是;换而言之,范鞅觉得老父亲的死不能全部推给楚国,道理也能圆得回来。

    吕武展现出来的态度就一个,楚国已经开始在玩骚手段,大家伙要将眼睛放亮一些,可别在这个时候内讧呀。

    当然,吕武对自己的安全没有过多担忧,哪怕是韩国或范国想搞事,在“新郑”这边的汉军结营固守到后续援军过来的问题不大,乃至于是付出一些代价进行突围也能办到,只是局势会变得对汉国相当不利而已。

    韩起赶忙就是一连串的保证,只差诅咒发誓来证明自己不会对汉国悖盟了。

    刚才吕武的那一句话对韩起的影响超乎想象的大。

    在韩起看来,楚国一边联系自己,另一边又联系汉国,搞出了那种骚操作,无疑就是一个完全不能相信的国家。

    说起来,韩起没有想过是不是吕武骗自己。并不是吕武的信誉值有多高,其实是对比起来楚国的信誉值比吕武低,下意识就让韩起有了选择上的偏向。

    吕武问起了韩军跟宋军的交战结果。

    现在韩起的心态乱得很,心里跟猫抓似得,偏偏要克制着让自己看上去正常一些,简要地提到了交战结果。

    那一次交战,三千韩军对阵六千宋军,结果当然是韩军获胜,军事物资上的消耗韩起没讲,只提到韩军出现千余人的伤亡,俘获了八百左右的宋军。

    “宋军未退。”吕武说道。

    宋军败了,他们并没有脱离战场范围。

    当日,吕武有在城墙上观战,目测宋军退回营寨的兵力应该是还有个四千左右。

    那么就是说,韩军和宋军的交战其实很克制,尤其是宋军见事不可为立马撤退,韩军也没有过分的追击。

    跟汉军与楚军的那一战相比,韩军跟宋军的交战不但场面更小,打起来也跟幼童打架似得,互相挥舞粉嘟嘟的拳头呀。

    汉军仅在那一战俘获的楚军就达到一万七千余,光是“左右广”就有将近三千。

    只是吧,那一批楚军俘虏中有太多的伤患,要是汉军这边不进行救治,可能在十天到一个月之内会有五六千楚军俘虏先后死去,死因绝大多数会跟伤口感染有关。

    认真论起来,被俘的“左右广”士兵伤患最少。这个跟他们身穿重甲有关。

    遭到俘虏的“左右广”大多是被友军溃兵冲散,他们又穿着太重的防具,没有及早开溜肯定是会被汉军骑兵拦截下来,没有战斗到死肯定就要被俘了。

    辛亏现在还不是人们习惯礼崩乐坏的年代,要不然战场这边只有五万多汉军,却是有一万七千余的俘虏,一旦这些俘虏暴动起来,吕武会做的事情绝对是立刻率军撤离。

    守规矩的年代,遭到俘虏的士兵一般不会有太强的反抗意识,他们的认知和思维决定被俘之后的选择,要么是当奴隶,不然就是期盼能被赎回去,发起暴动或私自逃跑不在多数俘虏的选项之列。

    喜欢凡事防一手的吕武,他已经抽调出部队在做押解俘虏归国的动作,防的就是俘虏可能出现的暴动,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