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7章:一切尽在掌控之中(2 / 3)  春秋大领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国和范国关系破裂的消息传开,肯定会有聪明人能够从一些线索来揭开四个国家的老底,再得出中行吴是个能伸能屈的人的结论。

    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认识到“能伸能屈”的重要性,成为中行吴第二、第三、第四……乃至于无穷。

    荀国想要的更简单,他们不像韩国那么弱小,也没有像范国在一连串的战争中出现过度消耗,肯定觉得自己哪怕没有资格玩“四晋归一”,当韩国和范国的老大总是够资格的。

    一旦荀国能够成为韩国和范国的带头大哥,等于有了跟汉国和楚国抗衡的资本,进而对齐国、鲁国、曹国……等等诸侯的战争可以取得更多的优势。

    要是荀国能够继续扩张,比如将鲁国和曹国等诸侯进行吞并,荀国何尝不能一跃成为楚国和汉国那样的霸主呢?

    三足鼎立的态势一旦形成,以地理位置而言的话,荀国可以继续吞并的国家更多,完成了对山东诸国的兼并和整合,到时候谁来做到“大一统”还犹未可知!

    “我未尝不能效仿中行吴呢?”范鞅低声嘀咕了一句。

    正在观看汉军以势不可挡姿态杀进楚军营地的刘明听了个半句,诧异地扭头看了范鞅一眼,然后继续关注战局的发展了。

    趁着夜色发起攻击的汉军是以骑兵打头,几乎没有遭到抵抗就轻易突进了楚军的营寨。

    打头阵的汉军没有干四处放火的事情,他们做的就是冲锋再冲锋,只要攻势不被打断就一冲到底。

    事实上也是那样,作为第一梯次冲进去的人,他们玩到处放火是为哪般?断绝自己的退路,还是给后续上来的友军制造麻烦???

    道理就摆在那里嘛!水火无情,营地一旦起了火,交战状态下谁有闲工夫去控制火势。

    另外,一开始就到处放火,能打击到的也就是敌军的外围营区,哪怕火势会蔓延开来,愚蠢地把自己的进攻路线给切断,再断绝第一波攻势部队的后路就是一个事实,还会让大多数没有遭到攻击的敌军能够更悠闲地进行撤退。

    所以是,以骚扰为主要目的放火倒是没有关系,玩一波大的则是绝对不能乱放火!

    发起冲锋就是一往无前姿态的汉军骑兵,马背上的骑士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机会使用武器,能做的就是尽量将身躯伏低下去,免得遭到敌军攻击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战马踏蹄狂奔的速度太快太颠簸,哪怕有马鞍和马镫想保持平衡都有点困难。

    他们一开始的时候还有队形,随着越来越深入楚军的营地,受限于地形的关系,再来也是夜色中难以辨物,骑士能操控战马的机会很有限,更多的时候是任由坐骑踏蹄驰骋,慢慢再无队形可言。

    在汉军骑兵的冲击之下,一座座营帐被马蹄践踏,营帐里面没人还好,有人则不是死伤于马蹄之下,便是被驰骋状态的战马撞得倒飞。

    侥幸没有死伤在汉军骑兵下的楚军,他们还在惊魂未定的状态之下,迎来了后续跟上来的汉军其余部队,聪明又反应快一些弃掉武器投降还能活命,傻愣愣站在原地又或是采取抵抗则将被汉军杀死。

    范国这边,他们并没有加入交战的打算,能做的就是作为看客,再想方设法加固“新郑”的防御。

    作为看客之一的刘明思来想去,没有找到简便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那是他的字典里面没有“摧枯拉朽”这个成语。

    “汉军攻势如狼似虎,今夜过后……,楚军可存多寡?”范鞅一脸的震惊。

    范氏曾经也想要组建骑兵,迫于很多困难自己放弃了。

    范鞅多了一个埋怨士匄的理由,想的是哪怕有那么多的困难,自己那位老父亲怎么就没有想着排除万难弄一支骑兵出来。

    有了今天晚上的汉军骑兵冲营,战绩再广传天下,各个诸侯国对骑兵的存在价值会有新的认知,但凡是有点条件的诸侯绝对会尝试组建属于自己的骑兵部队。

    身份不再是一名战将的吕武,他当然不会去干自己冲营的事。

    不惜身的君王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君王,优秀的君王应该懂得掌控全局,远比亲自去杀掉几个敌人更加重要。

    吕武现在待在营盘大帐,听取汇报上来的战况,再根据局势的变动做出新的调整。

    对了,沙盘这种玩意早就被吕武口述,再让人做出来了。

    那一座很大的沙盘上面,战场的山川地势,敌我的分布,一切是显得那么的清清楚楚。

    有了沙盘这个玩意,不但统帅看一眼就能省了费脑子凭空想象和构思的步骤,面对一些变化绝对能够更及时地做出反应。

    “骑兵冲进十一里?”吕武目光停在沙盘上的楚军营区,上面摆着一些木雕道具,代表汉军骑兵的兵偶散得到处都是,代表楚军的兵偶同样显得乱七八糟。

    吕武亲自挪动了一些兵偶,拿着楚军营区外的汉军兵偶,摆出了一个合围的态势。

    当然了,外围有正在等待命令的汉军,除非楚军自己撞上去,要不然天没有放亮之前也就是继续待命的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