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一路向北、向北、再向北、一直向北……(2 / 3)  我不可能是剑神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一步才是符箓受到的最大制约。

    人的念头,自然不可能做到言出法随。其实你在神念中结合了真气,那也仅仅只是一张被注入了真气的黄纸,不能为所欲为。

    每道符箓,都有专属于它的“符法”。

    符箓上写就的古字,很多人看来是鬼画符,但其中蕴含着天地大道之力。

    据传天地初开之时,世间文字只有几百个,个个繁复无比、晦涩难懂,是从最原始的天地道痕中领悟出来的,只有极少数的先贤才能掌握。

    因为这些字,不是用来让人与人互相沟通的。

    是让人与天沟通的!

    这些古字的作用,是施法、祭祀、战斗,每一个字都能引动天地巨力!

    只要掌握合适的排列组合,操纵五行、逆转阴阳,皆有可能。

    直到后来,一位有大智慧的人族先贤以此为基础,另创出一套简化许多的文字。虽然不含天道巨力,却可以传递文明。

    字成之日。

    天雨粟,鬼夜哭。

    而符箓的“符法”,就是找到那个能够将你的神念施展出来的古字组合。

    这些关键的知识,都被天下宗门所垄断,绝不会外传。

    赵良辰教给李楚的符法,就是一道最简单的符箓。

    “行随符”。

    这行随符,来自于江湖上常见的行随法咒,是一个小伎俩。

    就是将自身神识寄托在一处,就可以感受到附近的景象。行随咒受限制颇多,写成符箓,效果会好上不少。

    听他说完,李楚明悟。

    将一枚行随符贴在某处,可以想象成在那里装了一个摄像头。

    他第一个念头是,这东西防贼很实用。

    随后,他又问赵良辰,一道行随符的有效感应距离有多远。

    即这道符箓离施术者多远才不会失效。

    赵良辰正要回答,一般就是方圆十里。

    突然一想,李楚随便一扫就能看遍方圆三十里……方圆十里有效的行随符,未免有点搞笑。

    其实他还不知道,再次升级之后,李楚的心目范围已然接近方圆五十里了。

    于是他笑道:“这个要看个人的修为和神识强度,有的远,有的近。”

    李楚颔首。

    依自己的灵力的神奇效果来看,如果可以用来制符的话,应该是……比较远的。

    毛笔、朱砂、黄符……这些东西自然都有准备。

    德云观毕竟是一座正经道观。

    李楚在桌上将其黄纸铺开,提起毛笔,蘸上朱砂。

    多亏他小学二年级时曾经学过两节课的软笔书法,毛笔写字的程度勉强可以与河洛王朝的普通秀才们比肩。

    不至于因为笔画不稳而造成失败。

    凝聚神念……

    灌注真气……

    正要落诸笔端……

    李楚忽然一抬眼,想了想,出去,把小月儿叫了进来。

    小锦鲤一脸懵懂,问道:“做什么啊?”

    “没什么,在这站一会儿就好,麻烦了。”

    锦鲤在旁,李楚再次落笔,如有神助。

    他的心目与寻常炼气士的“神识”不同,但都是用所谓神魂去探查世间,分出一缕神念,想必也可能成功。

    这样想着,他尝试着切割了一缕神念,随着注入纸面。

    初次尝试,他只注入了一丝灵力。

    飞来宗的事情让他长了记性,自己对于灵力还有诸多不解之处,对于它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良久,这一道简单的行随符才画就。

    他掸了掸笔,拈起这张工整的符箓。

    符箓表面微微发热——赵良辰说过,这是行随符成功的标志,发热,代表符箓中的真气在运转。

    李楚闭上眼,心念一动。

    轰——

    整间屋子的景象,便以另一种视角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果真像是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摄像头。

    李楚感觉,若不是房屋阻隔了它,可能监测的范围还要更大。

    一次成,勉强可以。

    想了想,朝小锦鲤道了声谢。他又出去,找到了万里飞沙。

    在工地上劳改多日的万里飞沙,早变成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李楚见他这样,不禁问道:“搬砖累吗?”

    万里飞沙一昂首,满脸振奋:“累,但是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

    李楚道:“其实我是想请你帮我个忙……”

    万里飞沙一挥手,“但说无妨!”

    “嗯……”李楚道:“我第一次制符,画了一道行随符,我想试试它的有效距离。你脚程快,我想请你带着它跑远一点。”

    “也不用太远,等到符箓不发热就可以了。”

    “嗨,这么大点事儿啊。”万里飞沙笑了笑,“这可比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