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丰收 没人要的大闸蟹(1 / 2)  三国从忽悠贾诩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次日,新野城。

    天刚刚亮时,城内就开始躁动起来,这一日对百姓而言是重大的日子,因为忙碌百日终于要收粮了。

    这次收粮不同往年,这次张绣许诺给他们一半的产量,这可是闻所未闻的,而且今年张绣推广的圩田效果甚佳。

    看圩田内稻谷长势,极为喜人,恐怕今年可以丰收,有粮他们妻儿就不用饿肚子了,而这些都是张绣给予他们的。

    随着一阵锣声响起,那代表着解除宵禁,一时间,无数百姓鱼贯而出,拿着各种农具,直奔淯水两岸。

    少顷,

    淯水两岸,

    随着张绣一声令下,无数百姓开始抢收自己家的稻谷,就连一些孩童都是兴致冲冲的上去帮忙。

    田地里,那些庄稼汉子脸色涨红,挥汗如雨却丝毫不觉得累,各个喜笑颜开,尤其看着田里稻谷长势喜人,更是让他们止不住笑意。

    “老李头,你家这稻谷长得可真好,一亩地估计能出谷二三斛吧?我可记得你家种了五十亩田,这算下来能分二十多斛粮吧?”

    “今年年景好,而且明公推广的圩田法让增产了不少,也不怕发水了,估计一亩田能出谷三四斛,比寻常良田还要高上不少。”

    “三四斛?出谷这么多?”

    “嗨,你家不也种了几十亩田么。

    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多出几十斛粮,等过年卖了换钱,给女人孩子舔两件衣服,卖几块肥肉给孩子们解解馋,不能苦了他们。”

    无数田地间,

    百姓容光焕发,各个有了盼头。

    闲聊之际,无不敬佩拜服张绣,对孩子教导上,更是无一句不敬。他们不知天子,不知世家,他们只知张绣善待他们。

    他们拥护张绣,他们愿意把自己家孩子送去军营,追随张绣将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因为张绣同他们说过一句话,有国才有家!

    他们嘱咐着自己孩子,他们虽然担心自己孩子会战死,可他们却对自己孩子说过同样的一句话!

    “马革裹尸引为傲,临阵怯敌逐家门。”

    此时,淯水边。

    贾诩阔步而来,兴奋道:“主公,大喜,大喜啊,稻谷丰收呐!”

    “亩产粮多少?”

    “回主公,这些稻谷亩产约六斛粮,晒干也有五斛不止,去壳应该很剩四斛谷,是寻常良田两倍有余,实乃丰收啊!”

    贾诩颇为激动,这个圩田之法果然非同凡响,这次结束,南阳再也不缺粮了。

    “两倍嘛?”

    张绣心中盘算了下,四斛大概480斤米,在汉末这亩产两三斛的时代,确实不少,想来这千顷良田收完,南阳富庶不弱荆襄。

    “让乡亲们都加把劲,争取十天之内把所有稻谷抢收上岸,晒干装袋。”

    “诺,”贾诩应声退下。

    当日,官粮征收标准出来了,统一按照每亩四斛谷产量去征收。

    百姓听闻,也是喜笑颜开,他们每家都干有几十亩田,多余的谷子,他们可以换钱买些菜油解解馋了。

    …………

    仅仅七天,

    张绣显然低估了这群百姓的韧性,他们几乎是没有停歇,一口气连干七天,比丫的收割机还卖力。

    接下来是晒谷,晒谷场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皆是用老水牛拉着石碾子压出来的,极为硬实。

    想来用不了多久,新野各地府库便将充盈,再也不用急巴巴过日子了。

    而此时,圩田处。

    张绣顺着田埂走了一圈,目光有些兴奋,他看见不少螃蟹洞,还有一些黄鳝洞,很多很多,甚至还有一些大王八嚣张露头。

    这也是圩田的另一个好处,可以捉鱼鳖蟹,这东西可是不少。只是古时候捉鱼比较困难,尤其深水处。

    而圩田错落有致,可排水或引水,如今稻谷已经收了,排水逮鱼再好不过了,而且九月正是鱼虾蟹最为肥美的时候。

    一声令下,竹编堵在各个放水口,从高到底开始慢慢放水。

    随着一块块圩田的水位降低,围观百姓评头论足。那沟渠里面的鱼虾还真是不少,一个个大板鲫晃着暗黄色的背脊。

    至于那些大螃蟹,更为嚣张,到处跑的都是,每个都有拳头那么大,极为肥美。

    只是让张绣纳闷的是,这些百姓看见沟渠的鱼虾蟹没太大反应,尤其那些大螃蟹,远不如看见粮食来的兴奋。

    难不成真应了网上看的那条段子,早年饥荒,有人吃着大闸蟹悲催充饥,极不情愿的挨过饥荒?这真是奢侈啊!

    “胡儿,快,去把这些螃蟹都给我抓起来,还有王八,不管了,这里面能动的都给我抓来,养着慢慢吃。”

    张绣吧唧下嘴角,这好东西没人吃,可惜了。

    当然,倒不是百姓不想吃鱼,实在是鱼必须得有油有盐才好吃,然而油盐都很贵,寻常百姓哪能吃得起?

    但是吃鱼不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