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撬开嘴巴(上)(1 / 2)  大明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金大人,照你这么说,营中要处置一个人,不同于刑部等三法司审谳定罪,那恐怕牢中关押的人,不在少数吧?”。

    一番交谈之后,仲逸几乎可以断定:仇鸾口中所谓的‘军法处置’,无非是他排除异己、打压别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至于将人打入牢房,无非是看着更为‘规矩’一点。

    尤其遇到战事,主将的一句话,可顶的上十条律法。

    既然仇鸾将反对他的人要关押起来,那何不将他们全部放出来?一起指正他。

    反对的声音越多,对仇鸾就会越不利。

    相反,对于一心想查办他的仲逸来说:则越是一个好消息。

    那怕十个反对仇鸾的人当中,有一人能拿出不为人知的证据来,也值了。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果真没有严重触犯朝廷律法。

    “金大人,速将牢中在押人的名单取来,本钦差要逐一核查”。

    仲逸特别指出:“尤其关押人的品佚、职务,还有入狱的时间,涉及的罪名等,重中之重”。

    末了,他补充一句:‘当然,若能知道被关押人之前与仇鸾有什么私人恩怨,那就再好不过了’。

    “末将明白,末将立刻去办,请钦差大人稍后”,见仲逸动了真格的,金少尘顿时信心满满,那多日以来压在他头上的阴霾,似乎终于可以解开了。

    钦差大人是朝廷所派,朝廷以后是万岁,若朝廷真的想处置仇鸾,不管他身后之人是谁,恐怕都无济于事。

    事已至此,作为一直与仇鸾不和的金少尘来说: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协助钦差大人呢?

    “金大人留步”。

    见金少尘迫不及待准备迈脚离去,仲逸再次上前叮嘱道:“记住,此事,不得向外人提起,要用可信之人去办-------要快”。

    “明白”。

    这时,石成却打趣起来:“金大人,你身为副总兵,又是卫司的指挥使,想必军中定有不少亲信,此刻正是用他们的时候”。

    锦衣卫就是锦衣卫: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忘了‘亲信’一说。

    可不是吗?作为锦衣卫本身,不就是皇帝的亲信之一吗?

    “末将明白,二位大人尽管放心,我金某人自恃对兄弟们还过得去,莫说几个亲信,上阵杀敌,就是一起陪着送死的兄弟,也大有人在”。

    金少尘再次轻轻抬起那一双迫不及待的腿脚。

    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

    “石大哥,此处就你我二人,我们该说说这个仇四了”。

    金少尘离去之后,屋中只剩仲逸与石成,在牢中被关押名单未到来之前,他们不宜贸然行动。

    不过,眼下有一人,需尽快核实清楚。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路上拦道,悄悄送上万两银票仇鸾府上的管家-------仇四。

    记得当初在对付罗龙文的时候,仲逸自己就曾对罗英说过:要了解一个人,务必要从三类人入手。

    那三类?为他管兵、管人之人;为他管钱、管账之人;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他身边之人。

    管兵、管人,说白了就是管‘兵马’之人,一旦开打,没有人手自然是不行的。

    管钱、管账之人自不用说:没有银子、寸步难行。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经常跟在主人身后,绝大多数事务皆要经手:或大或小、事无巨细。

    也许这个人不直接管束‘兵马’、‘金银账目’,但却不能少了这个角色:类似于管家、军师,甚至于重要幕僚等。

    此次,朝廷专派钦差核查与鞑靼交战一事的始末,其主要矛头直指身为宣大总兵、平虏将军的仇鸾。

    毕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仇鸾不便自己出面,而那日在城外的山道上拦截钦差仪仗的,正是他的管家------仇四。

    一出手就是万两的银票,抛开仇鸾的用意不说,单说能出面办理此事的仇四,不难看出-------二人关系不一般。

    再看看城外迎接钦差的文武官员中,无论大同知府还是其他属僚,对这个仇管家熟悉的不行,明显都给他几分面子。

    知府衙门本不归总兵管,都尚且如此,那军营之中,就更不用说了。

    仇鸾将这个仇四安插在钦差的身边,其用意:显然不止单单为送银票这么简单。

    仲逸心中再明白不过:若要在短期之内调查出仇四的底细,只能借助外力了。

    确切的说,这个外力就是-------锦衣卫。

    若论起调查、跟踪、秘密行事,还有比锦衣卫更适合的吗?

    “仲大人的意思是?想摸摸这个叫仇四的底细?”。

    能做到锦衣卫的千户,石成当然很快就能领会仲逸的意思。

    “事出突然,时间紧迫,也只能再次劳烦石大哥了”,仲逸笑道:“谁让你们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呢?”。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