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殊途同归 九十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2 / 2)  乱秦之赵括重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赵括摇晃着身子险些就要栽倒,“不可能!万万不可能!数月前陛下还……”一行清泪控制不住地涌出了赵括那双浑浊的老眼。

    “那日护军都尉樊哙带兵符赶到邯郸,欲调铁骑五百,末将问其用意,然樊哙言语间却多有搪塞。末将心存疑惑,急派斥候往沙丘行宫探听消息,方才得知,陛下车驾已于清晨悄然起行,绕过邯郸直奔长安而去!”司马尚顿了顿嗓子继续说道,“陛下巡视邯郸之事,已诏告天下,岂能轻易更改?末将觉此中蹊跷,于是设下酒宴招待樊哙,席间将其灌醉,这才套出实情!陛下驾崩,李斯与韩信、张良合谋篡诏……”

    “不说了。”赵括长叹一声,背靠着桌案慢慢坐了下来。

    “上将军!末将统领三晋,手握雄兵二十余万,皆是百战精锐!只须上将军一言,末将势必赴汤蹈火,靖国理乱,拥立公子平登基!樊哙将至,请上将军速做决断,毋再迟疑!”司马尚单膝跪地,虎声拱手进言道。

    “司马将军所言甚是,公子不必迟疑,起兵吧!”姬雪从门外走了进来。

    赵括思忖了片刻,苦笑着摆了摆手:“罢了!遗诏既毁,何以为据?此时起兵,天下人将怎生看待我赵括?今天下初定,战乱方止,括实不愿再起刀兵,荼毒百姓也!”

    “刘邦篡赵,人人得而诛之!莫非上将军欲坐视大赵覆亡乎?”司马尚骤然提高了嗓音。

    “老夫心意已决,汝等不必再劝。”赵括微微闭上了双眼。

    对于赵括的脾气,姬雪是最了解的,她摇头轻叹了一口气,低声又劝了一句:“公子!既不愿起兵,亦不当再在此停留了!”

    “是!是是!还请上将军随夫人速速离开!再不走为时晚矣!”见说服不了赵括,司马尚只得退而求其次了,但不想赵括还是毅然决然地摇了摇头。

    “围住草庐!断不可走脱了赵括!”就在此时,草庐外忽然传来了一阵纷乱的马蹄声。

    “夫人!快护住上将军先走!末将在此抵挡!”尚在说话间,樊哙已带着数百名手执长剑的甲士涌进了小院中。

    “司马大人?”骤然在此见到司马尚,樊哙颇感吃惊,“末将奉命行事!请大人莫要阻拦!”司马尚并未理会樊哙,如疯子一般不要命地冲了过来,众将士顾忌司马尚身份,皆不敢痛下杀手,眨眼间就有十余人被司马尚砍翻在地。

    樊哙终于恼羞成怒了:“旦有阻挠者,杀无赦!”

    众甲士得到命令,一齐蜂拥而上,司马尚顿时陷入了苦战。可奇怪的是,双方激战了整整有近半个时辰,赵括却始终一动不动地闭目坐在屋中,丝毫没有突围的意思。

    见此情景,司马尚忍不住拼劲全身气力高声嘶喊道:“上将军速走……”没等司马尚喊上第二遍,数柄锋利的长剑已然贯穿了他的前胸后背,“上将军……”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司马尚带着一脸的不解,颓然倒下了。

    樊哙带着十余名甲士踏过司马尚的尸体,汹汹冲进草庐,将赵括与姬雪二人团团围在了中间:“赵括接旨!”樊哙手捧诏书,厉声喝道。

    “老夫有耳,念吧!”赵括连眼皮也没抬一下。

    “还是马服君自个看吧。”赵括的冷漠让樊哙顿时没有了宣诏的心情。

    “不必,取剑来!”赵括从容不迫地伸出了右手。

    樊哙被瞬间镇住了,他颤抖着双手捧上长剑,然后肃然拜倒在地:“马服君走好!”见樊哙带了头,周围甲士也跟着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赵括接过长剑,起身缓步走出草庐,骤然仰天大笑一声道:“陛下,老臣来也!”话音未落,长剑已然飞快地掠过了他的颈侧,一股殷红的热血瞬间喷涌直上,赵括丢下长剑,左右踉跄了一下,终于轰然倒地了。

    “公子……”姬雪飞身扑上前去,将赵括搂在怀中,手忙脚乱地死死地捂住了他不停冒着血泡的脖颈。

    “死生契阔……与……与子成说……括先……先行一步……”赵括艰难地睁开眼,勉力向着姬雪笑了笑,尔后猛地一哽,骤然停止了呼吸。

    一阵微风拂过,片片枯黄的竹叶飞旋飘落。

    “公子,等我。”姬雪伸手拾起地上的长剑,倒转剑格径直刺进了自己的小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姬雪抬起头向着长空望去最后一眼,然后静静地闭上了双眼……

    三个月后,刘邦正式在长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汉。

    一年后,李斯被诬谋逆,车裂于长安南市,夷三族。

    五年后,韩信功高震主,被刘邦设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夷三族。

    七年后,刘邦死,谥号太祖高皇帝,其子刘盈即位,朝政尽为太后吕氏把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