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一章 沉迷(2 / 3)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和气官员没有什么不好,总比却不却打人板子的官吏容易相处,所以楚质在民间的风评,暂且不错,但还要看以后的表现。毕竟路遥才能知道马力,官员好坏,也不是一两件事就能评判准的。日子久了才能知道人心善恶。

    与众人见礼之后。在丁行周等人的引领下,楚质来到江畔不远处的一个,彩棚中,安然落坐,自有仆从端茶到水,奉上新鲜果瓜。

    毕竟观潮不同与其他,远了感受不到其中滴天气势,近了更加不行,只要人站在沙滩畔,片刻,潮水就会把人浇个透湿,那哪里还有观赏的心情,所谓观潮位置定要适当,所以天还未透亮的时候,就有人怀揣着干粮来到这里占位置,只求能目睹这天下奇观的全貌。

    当然,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权势与财富总能起决定作用,最佳的位置,平民百姓也会习惯的留空出来,因为早有“一消。就有士伸在那里搭建彩棚。不须与民争此时,潮浪还没有到最猛烈的时刻,只是潮起潮落,缓慢的酝酿着,岸边绵延三十余里呈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身怀绝技的伎人在当众表演。弄盏、走索、踏刃、幻术,还有炫目的烟火戏”看得百姓眼花缭乱之余,也大感惊险刺激。

    百姓固然看得赏心悦目、如痴如醉,经营各种生意的小贩也赚得心情舒畅,果子煎饼、泥人糖串、风筝面具、香包艾草、胭脂水粉,”这里成了百货聚集之地,简直比城中繁华的街道还耍热闹几分。

    适时,雷声轰隆,呼啸袭来,百姓纷纷回头,连伎人们也纷纷停下表演,张望凝视,却见海门方向,一条银线似的潮头,遥连天际,像万匹白马接云奔,人们遥观那潮似千条玉练飞空。远听如千军虎贲驰噪,那银涛可以沃日,那雪浪可以吞天,迅速奔向人们跟前。

    刹那,潮头声如春雷滚动,千万层碧波随地翻滚,潮头相撞,势不可挡的奔涌而来,其震撼激射,如同一条出没波山浪谷间的白龙,在戏水玩耍,又像天上的银河顿时崩坍,倾泻到了人间,天崩地裂,水波轰震,怒涛惊竖,骤雨泼天,,

    清凉湿润的雾气扑面而来,楚质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心情汹涌澎湃,想放声与潮头高吼,却又极力压抑着,直到浪潮缓缓回退,激动的情绪才渐渐敛去,下意识的伸手拂面,才发现脸上雾气已凝结成点,点露珠。

    再看其他人,虽然有所准备,但也有不少百姓被潮水浇透,全身**的,披头散发,模样不楼,让人指点取笑不已,而他们却全然不当回事,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拧干衣裳,旋即又跑了回来。

    事实证明这些人非常明智,就在他们去回之间,浪潮又卷涛重来,雷霆滚滚,翻起一幅侵天巨浪,浩荡拍来,其势力似要将江畔堤坝击溃,在半个。小时之内,惊涛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激起万千水珠,形成阵雨,撒落岸边,楚质身处于彩棚之内,自然不用闪躲,反而能仔细欣赏着钱塘江大潮宏伟壮阔的奇观。

    再过了十来分钟。浪潮依旧,但不复刚才的汹猛诣天。看其情形,下波巨涛还需要等待才行,观赏百姓也随之吐了口气,放松明紧的心绪,楚质也回坐到席位上。平复了下心神,也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附近情况。

    这里居于高处,临下可观潮,左右顾盼还有欣赏伎人的表演,且左侧不远处有座戏台,调转个方向就能直视,视野十分便利,而此时,趁着百姓注意力不在浪潮上,戏台立即上去几个携带乐器的伎人。

    本来百姓也没有在意的,却只听开始的几声拨弦,在戏台旁边水缸的扩音下,分外引人注目。紧接而来的是长笛,声音好像在云端的感觉,有如从天上俯晚人间。拨开云层,其意境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众人才来了几分兴趣,扭头观看。

    在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乐声的陪伴下,一个身穿华丽衣袍的女子从幕后盈盈走出,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草亭相遇,结义而行。书院求学,同窗共读,形影不离”弦乐声始终明朗轻快,充溢着欢乐的旋律,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末尾时弦乐第一次奏出悲调,似乎在预言着悲剧结局。

    除了某些精通韵律的人有所察觉外,普通百姓却是分辨不出来,只是觉得台上这出戏不错。猜测着接下来就应该是那梁山伯考上状元,然后成就才子佳人的一段美好佳话,毕竟诸多戏剧结尾都是这样,没有什么新奇。

    然而,似乎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祝英台返家,台上弦乐声随之骤变,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他人,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袭,死也要同

    !

    嗯,这时楚质的那首词也出现了,但这时百姓都揪起了心,沉醉于情节之中,没空喝彩,有人暗暗猜测,下面应该是祝英台拒婚,梁山伯回家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姻缘美满。

    可惜,意外再来,令人郁闷吐血的情节还是发生了,梁山伯回家之后积郁成疾,一命乌呼。看到这一幕,台下观众顿时哗然不止。有情绪激动者,忍不住破口大骂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