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八章 固执的严家首领(二合一)(2 / 3)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安全,如此便可绕过刘焉屯扎在广汉郡的青羌军,顺利的进入到巴郡地界,直冲江关了。”

    “甘宁现在大概在什么位置?”

    刘阖回道:“甘宁目下率领兵将,已经是穿过了江州进入临江地界,江州之兵因为不曾想到甘宁进入犍为郡后会东向而出,因而被其打了个措手不及,错失了良机,但临江县之后,便是江关,那里有严镛重兵把守,甘宁若是想顺江而出,怕是极难的!”

    “非得里应外合不可了。”刘琦眯起眼睛,用手轻轻地敲打着桌案,道:“严镛此人多大年纪?”

    “居闻已是年近六旬。”

    刘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哦,已经是个老儿了。”

    刘阖闻言急忙道:“伯瑜,你可切莫小瞧严镛,他年纪虽大,但却在蜀中带兵多年,颇善用兵布阵,他在江关最少有万余兵士,数量虽不及我军,但江关之处地势险要,可谓易守难攻,若是严镛布阵严密,别说咱们有三万兵将,便是再来三万,也未必能够轻易攻克江关。”

    刘琦收起地上的皮图,将其放在刘阖的手中,道:“这一点我自然是知晓的,我也没打算和严镛硬碰,毕竟他是严颜的亲兄长,严颜如今在贾龙麾下,亦属我军盟友,若是能够让严镛弃暗投明,则对于我军收取益州,实是大为有利之举。”

    “招降严镛?”刘阖不太敢相信地道:“这怎么可能?那严镛颇忠诚于刘焉,便是上次严颜归顺荆楚,亲自置书于其兄,也未曾让他动摇半分,只是与严颜断绝了关系……伯瑜,你与那严镛素不相识,又如何能够说得动他?”

    刘琦一边走到的卢边上,一边翻身上马,道:“事在人为,我虽不认识严镛,但我军中想来应是有人认识他的。”

    刘阖不知刘琦所言的具体内容,颇有些不明所以。

    少时,乘上了的卢之后,刘琦派人将荀攸,马玄,蒯祺三个人找了来,让他们随同在自己边走边谈。

    将刘阖的话大致向三人复述了一遍后,刘琦认真道:“我想从三名东州士中,抽调一个人,作为使者前往江关说服严镛归降,特来找你们三人过来商议,看看此法是否可行。”

    蒯祺年轻,只是低着头不说话,认真的学习着。

    马玄仔细地思量了一会,道:“依照末吏之见,江关地势险要,而我军又有刘范在手,更兼严镛之敌目下在汉中郡的贾龙手中,我军可谓占尽优势,若能说动严镛,确实不失为一上善之策,若能得江关在手,从今往后,益州东部的大门就向我军彻底打开了,府君此法可行。”

    “可行是可行,但恐怕未必会有那么顺利。”说这话的人,是荀攸。

    刘琦认真地看向荀攸:“公达何出此言?”

    “刘荆州与府君布局益州,以在下看来,绝非旦夕之事,若是严镛当真能够这般轻易便被说服,只怕便不会迁延至了今日……此番派人去说降倒是可以,但若是不能说降,又该如何?”

    刘琦点了点头,道:“其实,我对此事也颇有些头疼,能够说服严镛献出江关,自然是最好,但若是不能,我又该如何?”

    荀攸认真道:“派人说降归说降……不过除了说降之外,末吏倒是有一个破釜沉舟的办法,府君不妨一试,或有奇效,当然,个中也或许有些凶险。”

    “君试言之?”

    “……”

    ……

    江关乃是西蜀门户,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因地处于瞿塘峡,亦可称瞿塘关。

    按照地域位置来说,其地乃是在重庆奉节东,而甘宁目下所在的临江,便是后世的重庆忠县。

    重庆在刘琦穿越前的那个年代,便是一个地域特殊的山城,其地两江三岸,地貌奇特。

    对于后世人来说,重庆是一个地貌奇特的直辖山城,但在古代,这里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隘要处。

    就差这最后一步,便可以冲出益州一飞冲天的甘宁,此刻却被死死的憋在了这里。

    江关之内,负责总督此处防务的都尉严镛,亲自会见了刘琦派来的使者。

    那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刘琦安插在荆武卒中任别部司马的东州士吴懿。

    说实话,这个劝降的使者,吴懿是真心不想来,但刘琦将任务强行安插在了他的头上,他也就没有办法。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乃是荆州将官,不在是当初随刘焉一同入蜀的东州士,两面逢源的事情,从他随刘琦出征开始,他就不可能再去做了。

    “南阳郡刘府君帐下别部司马吴懿,见过都尉。”

    论及职务,严颜也算是秩比两千石的一方镇将,吴懿自然要向他见礼。

    “子远无需如此。”坐在上首的严镛,大马金刀地道:“当初君随刘益州初入蜀中,你我匆匆一晤,未及多言,不想数年之后再见之时,竟是这般情况。”

    吴懿叹道:“物是人非,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

    “好一个身不由己。”严镛冷笑了几声,道:“吴司马今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