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都风云 第十六章:朝会(2 / 2)  秦京小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没来朝会?莫不是出宫玩耍去了,也真是个孩子心性,叮嘱好暗卫务必保护好天灵道长,毕竟天灵道长才修道十二载。”语气中并没有赵灵儿不来早朝的责备,更多的是对赵灵儿独自出宫安危的担心。

    “禀父皇,今日儿臣本也要带小师叔前来朝会,但是小师叔说,等她破获案件之时她在上朝拜君,让我替她给您带一句好,至于小师叔安危,儿臣本有意让暗卫跟随,但是被小师叔回绝了,说她自有师尊赐的保命手段,不必在浪费人手了。”鸾月一件件的回应永乐帝的疑问。

    本来就是赵灵儿不想上朝,但是经过鸾月这么一说,反而让大家觉得赵灵儿做为天宗道首的小弟子果然有志气,赵灵儿要知道自己的好师侄这么给自己塑造形象不知道是喜是忧。

    看着自己女儿办事越来越成熟稳重,永乐帝的心情也好了点,“难为天灵道长能有此心,但是也切莫注意天灵道长的安全,毕竟如今京都不太太平,连朕都能被袭扰车架,带刀刺杀,还有什么事不能出!”前半段的言语甚是温和随后就入雷霆暴雨,急转而下。

    朝堂诸公赶紧俯首,该来的还是要来,五日了,案件一点没有进展,反而引出谜团一大堆,各个政党在堂上唇枪舌战,秦帝也当敲打敲打了。

    “金吾卫,锦衣卫二卫听令,七日之内在查不到案件元凶,金吾卫自千长起,锦衣卫自镇抚使起,全员罚俸问责,不要给朕抓到两个刺客,就告诉朕这就是元凶,朕还没糊涂呢!刺客怎么进京的?谁是背后的内应?目的是什么?”

    “是,锦衣卫,金吾卫接令。”陈锦明和宁枫致赶紧跪地接旨。

    “大理寺,吏部和检察院三司通力吧,如今大秦内忧外患,外有妖族虎视眈眈,内如今京都甚至都出现了巫族的巫师,诸公就切莫在意气用事了,七日之内朕要结果不要理由。”永乐帝语气沉重的说道。

    大理寺卿、吏部尚书和检察院陈院长赶紧走出队列,跪地接旨。

    “我等定戮力同心,追查真相,不负陛下圣恩。”

    永乐帝挥了挥手示意大殿上的诸人都起身,然后略有困惑的看下朝堂诸臣,说道:“既是三司汇案又有锦衣,金吾二卫协办,此次刺死案诸位觉得谁来统领为妙?”

    朝廷历来规矩,如三司会审案件,不可能让任何一家独大,一般都是皇室宗亲做为主审,名义统领三司,一般情况都为太子做为主审,但是因为五天前万年县刺杀案,据说永乐帝回宫后就在养心殿斥责了太子,大骂其监国不力,朝堂上的大臣如果不是纯纯的太子党,是说不出来让太子监察的话来的。

    这就让大家难办了,选谁呢?国公国丈之类的老牌皇族是不适合接这类的会审,毕竟有追责的可能性,如果处理不当陛下问罪,就会率先问罪长辈,于理不合,王爷这类的宗亲,精明似贼,你就让他当主审,他也会推脱的,最后只有皇子、公主了,如今陛下诸子诸女中,只有三位够资格上殿,分别是当今太子,鸾月长公主和淮王。太子是一定不能做为本次主审了,那到底是鸾月公主还是淮王呢?

    就在大家还在思考没人敢率先回答之时,鸾月公主走上前一步:“父皇,鸾月愿为主审,提陛下分忧。”

    永乐帝扫了一下朝堂诸公,这时检察院陈院长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鸾月公主深明大义,可当主审。”

    “那诸公以为呢?”永乐帝又将问题抛给了大家。

    这时大家在不上前就是傻子,鸾月公主为大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不赶紧的恭维一下。

    率先走出来的就是吏部尚书,“臣觉得长公主才智过人可当此大任。”

    “臣等附议。”随后满朝大臣跟风说道。

    “好那就由皇儿主审,鸾月且莫辜负为父的信任。”永乐帝甩了一下衣袖,站起身来,周遭的太监赶紧上前拥护一旁。

    “鸾月谨遵圣旨。”

    “退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