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都风云 第一百二十五章:朝会(2 / 3)  秦京小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后主使,所以我和锦衣卫在京都东门外的平阳岗,诱出刺杀案幕后组织,再将它们擒获时,巫族大巫师出手,后多亏学宫林师,亲自出手制服大巫师,得回消息,刺杀案幕后主使为淮王殿下,但是回来擒拿淮王及同伙时,遭淮王逃脱,仅将吏部尚书张永年压到检察院诏狱,待审。”

    话虽然简洁,但是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幕后主使居然是淮王,前两日还在朝堂上耀武扬威的淮王党,此时蔫的像霜打了的茄子,垂头丧气的躲在一旁,不敢出声,虽然昨日已经得到一点消息,但是今日鸾月亲口说出,对他们来说还是不一样的,公开处刑。

    这时前几日在朝堂上一直被打压的太子党,终于有底气的站出来说话了,几位要员赶紧走出队列,手持玉笏,说道:

    “陛下,淮王一党牵扯众多,绝非吏部尚书张永年一人,臣等请愿清查淮王党,还朝堂一片清明。”

    身后几人赶紧出言符合:“还朝堂一片清明!”

    淮王党面如死灰。

    永乐帝没有说话,他还要再看看局势。

    这时一些中立官员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淮王一事,事关重大,如今淮王出逃,朝廷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擒拿淮王,而不是清算其朋党,若有淮王逃回其封地幽州,那可是距离巫族极近的地方,恐生祸端,务必请陛下派大军缉拿淮王!”

    这还算是个有见识的朝臣,知道如今那头重要,永乐帝仔细的看了一眼,原来是名御使,可惜朕的心思你猜不透,永乐帝看了看这个大臣,依旧没有言语。

    这时大家都以为永乐帝对这两个方案都不满意,纷纷站出来议论,有说要清算淮王党的,又有说淮王党人员繁杂,不是当务之急,况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淮王与吏部尚书张永年蓄意谋反,应从轻发落,还有人说要快速擒拿淮王的,总之一个人一个想法,偌大的太和殿一时嘈杂不堪,如同街边的菜市场,争论不休,当然中心目的还是为自己的派系争夺话语权,唯有淮王党躲在一旁,不敢声张,前两日淮王党有多猖狂,今日就有多低调。

    这时一个人的声音阻止了大家的吵闹,兵部尚书横跨一步,开口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这回无论那个派系的人不再言语,目光盯在兵部尚书的身上,毕竟这个人前两日是妥妥的淮王党,在太子与淮王的争夺中,为淮王说了话,众人都好奇他想要说些什么。

    永乐帝大手一挥,说道:“说!”

    吏部尚书开口说道:“禀陛下,淮王属地幽州通连巫族,又与巫族一直虎视眈眈的佳梦关相距甚近,刺杀案又是淮王与巫族合谋,臣提议立刻派遣几名御使接管幽州军政,以防淮王逃入幽州,趁势为祸边疆!”

    朝臣有赶紧看向永乐帝,准备看看他什么反应,这位大臣可算是淮王党的一脉啊!

    永乐帝犹豫了一下,说道:“允了!”

    这一下就让朝臣摸不着头脑了,什么意思?永乐帝原谅淮王党了,还是说兵部尚书太过重要,永乐帝没办法忽视!

    其实朝中真正的大臣,此时内心已经如明镜般的存在。

    淮王党牵连众多,要想彻底清洗是不可能的,但是又不能没有作为!要慢慢来,先杀几个典型的,在一个一个清理,让淮王党人人自危,这样这个党派也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为什么只擒拿吏部尚书张永年而不管兵部尚书,一是因为兵部尚书的确不知情,二是因为永乐帝想要几个月后再次出征巫族,兵部是出征的重要部门,不能忽视,所以永乐帝才会对兵部格外重视,让兵部感受陛下恩威具在,好在几个月后的朝会上,为永乐帝出兵征讨巫族卖力!

    永乐帝不愧为千古一帝,此时早就谋划深远。

    见自己老大发言都没事,此时一些兵部官员说话也都硬气了几分,有些敢挂扯到自己的言论,兵部众人也都敢反驳了。

    兵部尚书说完话,朝堂又进入了一片混乱,大家又开始互相弹劾,举报,就差打起来了,主要的选手当然是太子党,太子党的大员都请命清算淮王党,看那架势永乐帝如不清算淮王党,这朝纲难震,国礼不在,天理不容!

    永乐帝也乐得如此,今日你们骂的凶,日后他要征讨巫族,他们也就越没有理由反驳,也就鸾月和陈平明白永乐帝的心思深沉,但是那句话说的好,圣意难测,不可妄自揣度,所以二人也就在那不言不语,静等结果。

    本来这种互相弹劾的事,陈平是最不能缺席的,只要有事,京都出了案子或是那个地方发了灾,反正就是有个大事小情,御使、国子监等官员都会参他一本,但是今天局势太过复杂,大家也就没有精力再去说陈平了,陈平也乐得耳根清净。

    至于六部中的其余五部尚书,除了兵部尚书说了话,剩余的几位尚书则是没有言语,毕竟下面有小弟呢,大佬是不会轻易发言的,他们要开口就是要一言定音了。

    永乐帝就这么看着两帮人争吵,毕竟这么大的事不是一天两天能定下来的。

    这时站在前头的礼部尚书同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